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叶奇蓁院士:发展核电突破环境制约助力美丽中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29日 10时03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 余晓洁)“如果我国到2020年建成6000万千瓦核电,1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5.74亿吨,约占2020年全国排放总量6.8%。发展核电对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是在日前由中国科协主办的“‘清洁核能助力美丽中国’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作上述表示的。他认为,目前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煤电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且运输成本高。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核能将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我国核电发展起步较晚,核电站多半上世纪90年代以后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上建设和运行核电的经验。目前,我国已运行的核电站基本是二代改进型。我国正在开发自主的三代核电,是世界上首批建设三代核电的国家。”叶奇蓁说。

    针对公众比较关心的核电安全问题,叶奇蓁认为,中国核电具有后发优势,技术成熟,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比较高,安全水平优于现役国际同类核电站。

    据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副站长肖雪夫介绍,目前全球有437座核电机组在运行。法国核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约八成,德国核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约三分之一。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建成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16座,核电发电量980亿千瓦时,还不到全国发电总量的2%。  

 
 
 相关链接
· 我国自主研发三代核电ACP1000初步设计通过鉴定
·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ACP1000通过国家核行业评审
· 中核集团核能产业服务起步 促进核电运营专业化
· 吴新雄会见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行
· 海阳核电1号核岛安全壳封顶 反应堆厂房土建完成
· 山东海阳核电1号核岛安全壳成功封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