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驻以大使:以总理访华将全面推动中以关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04日 13时2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耶路撒冷5月4日电(记者 范小林 杨志望)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将于5月6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内塔尼亚胡访华前夕,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高燕平接受了中国驻以媒体的联合采访。高燕平认为,内塔尼亚胡此访将增进中以两国政治互信,扩大双方各领域务实互利合作,深化两国人民友谊,全面推动中以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高燕平说,这次访问是以色列总理6年来首次访华,也是内塔尼亚胡作为总理在1998年访华后的第二次中国之行,是中以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今年3月,两国先后成立了新一届政府。这是两国新政府成立后双方领导人首次会晤。中以双方都高度重视此次访问,希望通过访问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扩大共同利益和共识,寻求更多更高质量的合作。高燕平说,在内塔尼亚胡访华期间,中以两国将签署一系列合作协定,对深化中以友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中以领导人还将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充分交换意见,中方愿为推动以巴和谈尽早恢复做工作。

    1992年1月,中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1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高燕平认为,当前,中以两国政治互信增强。建交以来,双方保持良好的高层交往。中国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多位中国领导人曾访问以色列,以色列4位总统、3位总理曾访华。近年来,双方在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不断加强,双方对发展中以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高燕平说,中以双方的经贸关系也不断深化。中以建交当年,双边贸易额仅5000多万美元,2012年达到创纪录的99.1亿美元,增长近200倍。中国已成为以色列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中以经济结构互补,中国是以色列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国。

    双方在科技合作领域成果丰硕。高燕平介绍说,以色列是中国重要技术引进来源地。双方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水资源管理、纳米技术、医疗卫生、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累计共有2000多名以色列高级专家赴华从事志愿工作。以色列政府共向中国承诺优惠贷款13亿美元,遍及29个省区市,项目主要集中于高科技领域,为促进双边科技合作和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以两国近年来在人文领域交流日趋活跃。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的友谊上溯千年,中犹两个民族在二战期间结下了患难真情,为中以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国人民在文化上互相吸引,友好交往越来越深入。以色列赴华人数已连续3年突破5万人。以色列的“汉语热”和“中国热”不断升温,以色列教育部于2011年将中文列入中学教学内容,并于同年7月首次举行全国汉语考试。希伯来大学即将成立以色列第二所孔子学院。

    高燕平说,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政府高度重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认为中国的发展是以色列的机遇,中以两国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将使双方受益。以色列各界都对内塔尼亚胡访华充满期待。中方也高度重视此次访问。高燕平表示,她相信内塔尼亚胡此次访问将会取得圆满成功。

 
 
 相关链接
·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与以色列外长等举行会晤
· 应李克强总理邀请以色列国总理内塔尼亚胡将访华
· 以色列国总理于5月6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 田力普在京会见以色列专利局长一行:将深化合作
·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召开对以色列科技合作工作会
· 福建副省长倪岳峰会见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安亚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