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9日电(记者 潘莹 张鸿墀)昔有老一辈军垦创业者响应祖国号召,投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今有青年才俊怀揣同样梦想,在新疆兵团找到创业舞台,成为“建城戍边”事业的生力军。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中央支持、内地省市援助和新疆兵团推进“三化”建设(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下,新疆兵团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创造和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到兵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
四川小伙周贤强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通过应聘选择到新疆兵团基层连队当起一名“连官”。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和当地相识的爱人肖羡玲牵手,成家立业。谈起自己的选择,他告诉记者,“能够发挥特长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兵团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深深震撼了我,作为年轻人,我感觉在兵团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近几年,兵团就业吸引力不断增强,2010年新增就业人数6万余人,到2012年达8万余人,3年来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增长率9%。仅2011年和2012年,新疆兵团共引进疆内外高校毕业生10420人,占6年来引进总人数的近一半。
来自河北的闫芬芬是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受新疆兵团引进人才政策吸引,2010年和爱人双双来到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一来就和爱人发挥苗木培育知识优势,搞科研、建苗木培育基地,带领当地职工靠科技致富。她对记者说,如今有房有车,儿子也两岁了,自己想做的事正一步步实现。对年轻人而言,这是个可以干事业的地方。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人事局局长徐明说,一师建立人才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务预算,专款专用。同时,还投资1.26亿元,为所有团场新建人才公寓楼,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营造拴心留人、干事创业的人才环境。
新疆兵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郭灵计介绍,各师(市)结合实际情况纷纷出台人才政策,每年根据实际岗位需求和事业发展,制定详细的引进大学生方案,并组织企事业单位赴内地参加人才交流会、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网络招聘等,加大人才引进,使人才优惠政策得到落实、留住人才机制不断健全。
新疆兵团重才爱才政策,宛如“吸铁石”,吸引了越来越多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才到兵团基层发挥才能;过去长期“外流”的兵团职工子女近年来纷纷“回流”,返回兵团工作。
一师5团老军垦栗为农动情地说,过去我们住地窝子,吃苞谷面,靠手拉肩扛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现在,农忙开车下地,农闲住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更让他高兴的是,儿子大学毕业自愿回来,成为一名新兵团人。“我感到,兵团事业后继有人,大有希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