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9日电(记者 刘兵)“60平方米的安居房和100平方米的暖圈,我只掏4万元,政府补贴6万;全家加入新农合,生病住院费用可报销70%;政府还免费培训手工艺、养殖技能,全家纯收入从3年前的1万元增加到去年的3.5万元。”在政府财政不断支持下,新疆温泉县扎勒木特乡蒙古族牧民巴加甫发现,如今日子过得 “比奶茶还要香甜”。
事实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三年以来,新疆财政支出不断向民生建设倾斜,数百项惠民政策、民生项目持续推进。像巴加甫这样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早已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切身感受到新疆民生建设带来的变化。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获悉,自2010年至2012年,新疆财政用于民生建设累计4829亿元,比2009年新疆生产总值还多550亿余元,每年民生投入占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均在70%以上。其中,去年达到1975亿元,占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72.6%。
截至2012年,新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共新建改建安居富民房61.48万套、定居兴牧房5.4万套、保障性住房96万套;城镇燃气普及率达76%;7.5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基本实现就业,2.3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训,并落实就业岗位;560万名基层干部职工收入普遍提高;230万城乡低保人员、农村五保供养人员和优抚人员享受临时价格补贴。
今年,新疆继续加快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完成30万户安居富民工程、2.71万户定居兴牧工程和29.6万套保障性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定居兴牧212项配套骨干水利工程和4800公里农村公路畅通富民工程,推进燃气化工程,对623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和扶贫培训实施整村推进,确保减少35万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