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中国北京发起成立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联合国国际健康与环境组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签字仪式前小范围会见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主席、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时,对中国北京发起成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表示衷心祝贺。他说,联合国重视世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联合国在理念上是一致的,联合国对此给予支持,希望促进世界旅游城市之间的合作。
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双方都看重现代旅游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重视旅游业对解决健康与环境问题的积极作用。应加强与世界旅游城市、旅游机构的协调合作,共谋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大计。
当天,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联合国国际健康与环境组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共同举办了联合国“可持续城市发展与旅游”圆桌会议。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埃利亚松、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先后致辞。
埃利亚松强调,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成立,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在推动城市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着不少挑战,这也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会员遇到的共同难题。
对此,埃利亚松提出三个解决办法:第一,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发挥城镇化和旅游在带动农业、交通、文化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方面的辐射效应,将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与旅游打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第二,努力增强城市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应。政府部门、旅游业者和普通民众要共同努力保护本地文化的多样性,避免过度商业开发。第三,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系统,为城市增长和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王安顺认为,旅游不仅是接触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机会,更是产业、是桥梁、是纽带。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消弭地区冲突、增强相互间了解带来机遇。旅游更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文化和文明的相互交融。“旅游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与“以新的更宽广的视野应对健康问题”是相互融通、相得益彰的全新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承载着以人为本的共同梦想。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由各国、各地区的旅游城市及与旅游有关的机构自愿组成,属非营利性国际非政府组织,2012年9月在北京成立,致力于推动旅游城市间相互交流合作、促进世界旅游市场和旅游文化发展。该组织总部永久设在北京,官方语言为英文、中文。目前,该联合会成立不到一年,已有近70个国际国内城市和机构成为正式会员。随着其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开始对入会表现出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