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5月11日电(记者 叶锋 唐西均)为解决“行车乱”,将小区内道路由“双向行车”改“单向行车”——这些一般人认为“一拍脑袋”就能解决的事,上海虹口区秀苑居民区却用了近1年时间。而且,居民不但不着急,反而很满意。
“不管进展快慢,最重要的是,小区的事,由我们群众自己说了算。”秀苑小区居民邵时光说。
在秀苑小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基层社区党组织“退后一步”,由群众自行做主。居委会的“议事厅”里、小区的紫藤架下,社区自治的理念和做法已深入人心。
秀苑小区共有2600多户居民,私家车700多辆。每到上下班时段,各类车辆常在小区门口造成严重拥堵。“不要说汽车,有时连电瓶车、自行车都不太容易出去!”谈起拥堵,小区多位居民向记者这样描述。
为此,小区计划对内部道路由“双向行车”改为“单向行车”。“我们不是仅想着要‘为民办事’。不管结果如何,要确保全过程由全体居民参与。”秀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如明说。
居委会和业委会很快出面向全体居民发出征询书,共收到882条反馈意见。反馈意见显示,64%的居民赞同“双改单”。
接着,小区请物业、交警等共同制定单向行车的初步方案,并在全部139个楼道中公示1个月。根据居民提出的“在部分转弯处安装反光镜”等建议,方案进一步完善,又正式公示10天。
邵时光说:“单向行车方案中的一些细节,就是大家在紫藤架下讨论时想出来的。”
在试运行阶段,小区内40多个居民志愿者自发进行了为期1周的观察、疏导。“我们要对自己投出的赞成票负责任。”小区的党员志愿者老潘说。志愿者们发现,单向行车后,小区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早高峰时期,1分钟内能有序开出20多辆车。
但新问题不久也随之而来。一些车主贪图方便,把道路两侧都当成了停车场。“人车混行”日益严重,甚至还有行人被行车擦伤。
见状,杨如明又召集党员、居民代表200多人举行听证会。居民集思广益,最终达成意向:将道路旁的绿化往内移,辟出一条步道专供居民行走。
新建的步道今年4月底建成使用。记者近日实地走访发现,这条400多米长的步道,与一旁的车道平行,人车分离,井然有序。采访的几位居民一致称好。
虹口区委书记孙建平说,居民参与是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群众工作不能仅从主观愿望出发,而是从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出发,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办好实事,化解矛盾。
杨如明在秀苑已当了13年的党总支书记,她把小区自治的理念归结为四句话:“民主提事,问需于民;民主决事,问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