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5月11日拍摄的唐家山堰塞湖上游禹里乡段的湖光山色。5月11日,记者在唐家山堰塞湖看到,湖水平静,水流静静流淌,堰塞湖公路形成环线,湖水映衬着青山,分外宁静美丽。据了解,灾后重建5年里,四川省绵阳市成立的唐家山堰塞湖管理局对堰塞湖左岸裂缝、右岸滑坡进行治理,实施堰塞湖泄流明渠、唐家山大型滑坡体应急治理和禹里乡防洪堤等工程,以及人行索桥、应急抢险公路等配套工程,实现了堰塞湖安全度汛。如今,堰塞体上整齐美丽的重建农房安置了北川县曲山镇楼房坪村87户238口人,昔日唐家山堰塞湖这个“水魔”变成了温顺的“小绵羊”。唐家山堰塞湖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后山体滑坡形成的四川灾区最大的堰塞湖,位于湔江上游,距北川老县城约6公里,坝体由石头和风化土组成,顺河长约803米,横河最宽约611米,坝顶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上游集雨面积3550平方公里,最大库容3.16亿立方米。经过各路救援抢险队伍20余个昼夜的奋战,于2008年6月10日成功泄洪,悬在下游近百万人民头上的威胁消除。据悉,在“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绵阳市将唐家山堰塞湖列入湿地资源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计划,唐家山堰塞湖将会打造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这是5月11日拍摄的唐家山堰塞湖漩坪乡石龙村码头。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上图:唐家山堰塞湖河水静静流淌,堰塞体上安置了北川县曲山镇楼房坪村87户238口人(2013年5月11日拍摄)(薛玉斌摄)。下图:2008年6月10日9时记者搭乘济南军区某陆航团直升机从空中拍摄的四川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情况(新华社记者李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