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五年回眸:让“失独”家庭重燃希望的幕后英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12日 16时2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5月12日电(记者海明威、周劼人)“五年了,一些娃娃都能跑了,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就很欣慰。”5月1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优生学科/产前诊断中心内,教授张迅看着电脑里保存的一张张宝宝的照片,眼中充满了温情。

    这些宝宝都是在汶川地震灾区再生育的新生儿,他们的父母在孕前和孕中接受了张迅及其团队的优生指导和产前诊断。

    汶川地震后,国家和四川省迅速启动了“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是四川省级专家指导组组长单位,而该院优生学科/产前诊断中心则肩负着为高龄孕妇和反复流产孕妇等高危再生育人群进行优生指导和诊断等职能,其工作贯穿孕前和孕中。

    “帮助他们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就是我的任务。”张迅这样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概括背后,是诸多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

    “为什么震后再生育家庭能和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是因为地震后我们为再生育夫妇建立了绿色通道,都是一对一的服务。在孕前和孕中,要不停地接受他们的咨询并进行回访,接触非常多,耗费精力和时间也不同寻常。”对于张迅和他的同事来说,休息日、下班后,甚至是深夜,接到再生育夫妇的咨询和倾诉电话,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作为医生,因为特别理解患者的心情,所以耐心的回答和解释,再加上积极的鼓励,是这个团队一直没有放弃的原则。

    汶川县映秀镇妇女李秀华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双可爱的女儿,震后她自己顺利怀孕并生产,但她的不少朋友成了华西第二医院和其他此类专科医院、科室的“常客”。

    “他们吃过药,有的还做过试管婴儿,有人40多岁了还怀孕了,可也有人到现在都没‘带’上孩子。”李秀华的朋友们告诉她,“医生一直帮他们想很多办法。他们说,医生都不放弃,所以只要身体吃得消,他们也不会放弃的。”

    专家和医生们的努力,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有更多无形的“敌人”需要他们想方设法帮助再生育家庭去“战胜”。

    “这是羊霞的孩子,我和她一家一直保持着联系。”看到孩子的照片,张迅总有些激动。

    2009年2月14日,羊霞的儿子旺旺(小名)呱呱落地,成为汶川大地震后再生育家庭诞生的第一个宝宝。这个宝宝正是在张迅和华西第二医院的帮助下顺利诞生的。

    “羊霞是自然受孕的,她能够在震后很快就成功怀孕,得益于心态的快速平稳。”张迅记得,震后初期,医疗团队在灾区进行再生育帮助,首要任务就是让这些家庭的成员做到心绪尽快平稳。

    “要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再生育的希望,以此来抚慰他们的伤痛。”张迅说。

    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内分泌科教授、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许良智也同意这样的说法。她说,尽管“失独家庭”父母年龄偏大、生育功能降低是不易受孕的主要问题,但震后心理方面的障碍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为此,医院的团队在灾区进行巡诊时,还提供心理的抚慰。

    36岁的张静(化名)震后不久就和丈夫前来求助,希望再生育,但震后一年多却一直没有怀孕。

    这期间,张迅除了细心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还尽力对他们进行全方面的了解。终于,他找到了症结——张静一直责怪丈夫地震时没有及时将女儿救出来,这样的心结无法打开。这会不会是导致其始终不能成功怀孕的原因呢?

    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试一试。为此,张迅持续为张静做心理疏导,并为夫妇二人制定了详细的“优生咨询建议书”。终于,在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连续心理疏导和持续治疗后,张静怀孕了。2010年5月,一个可爱的女儿诞生在这个曾经濒临绝望的家庭。

    “你看!”张迅打开电脑中的一张照片,穿着白大褂的他抱着一个粉嘟嘟的可爱女婴,婴儿在张迅怀中睡得正香——这便是张静的女儿。张静夫妇二人则站张迅在身旁,大家都开心地笑着。

    “每年都要到下面各个医院去驻点,奔来跑去的,习惯了。”张迅说。许良智也告诉记者,过去的5年,为了减轻再生育家庭的负担,他们专家组成员轮流在灾区驻点开展服务,并培训基层医务工作者,为再生育夫妇“保驾护航”。

    再生育夫妇们不会忘记医生们的帮助。许多接受了指导并重新生育的夫妇都会主动把孩子的照片寄给他们。逢年过节,还希望他们能去家中做客。那些照片中,娇嫩的新生儿依偎着大龄母亲,如灿烂阳光,陪伴妈妈走出黑暗。

    而那些至今没有成功怀孕的妇女,仍在医生们的鼓励下坚持着。“吃药,做输卵管腹通术,做试管婴儿……苦头吃尽,但肯定还要试下去,我就是在快绝望的时候怀上的。”映秀镇一位39岁的妇女,道出了再生育家庭的辛酸和在绝望中的坚持。

 
 
 相关链接
· 汶川地震灾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四川平均水平
·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力量——写在汶川地震五周年
· 中科院发布汶川地震区域5年遥感动态监测结果
·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没有一个垮塌 保住了人民的生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