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林晖)近期强降雨、融雪引发的洪水及凌汛致使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截至5月13日统计,共有341万人受灾。
这是记者13日从国家防总获悉的。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国降水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长江以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其中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较常年同期偏多三至五成。受局部强降雨影响,湖南湘江、汨罗江,广西湘江上游、桂江,广东北江、莫阳江,江西昌江,福建闽江上游等50余条河流先后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超警幅度为0.02米至2.57米。另外,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黑龙江、嫩江部分支流发生了凌汛;新疆、内蒙古等地部分中小河流发生融雪洪水。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5月13日,共有湖南、广西、广东、江西、贵州、福建、重庆、四川、安徽、湖北、云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14个省(区、市)34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2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3.7万人,农作物受灾221千公顷,倒塌房屋7400间,直接经济损失26.1亿元。与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相比,洪涝灾情总体偏轻,其中因灾死亡人口减少近七成,受灾人口减少三成,直接经济损失减少近二成,受灾面积减少四成。

南方多省份遭受洪涝灾害 已经导致300余万人受灾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崔静)5月6日以来,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持续遭受洪涝灾害。据地方民政部门初步统计,截至13日7时,此次暴雨洪涝风雹灾害已造成347.4万人受灾,19人死亡,1人失踪。
此外,此次暴雨洪涝风雹灾害造成上述12省(自治区、直辖市)204个县(区、市)紧急转移安置和其他需紧急生活救助18.7万人,其中紧急转移安置5.5万人;5000余间房屋倒塌,4.6万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210千公顷,其中绝收26.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其中,湖南、广西、贵州3省区受灾较为严重。 >>>详细阅读
我国将建立南方旱涝集成预测预警业务预报平台
未来五年,科学家将建立针对我国南方不同气候区域旱涝预测的关键技术业务系统平台,并分析评估我国南方旱涝区农业和水资源对旱涝灾害的风险等级,这是记者在1月25日召开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及其影响与对策”项目启动会上了解到的。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气候中心李维京研究员介绍,项目针对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我国南方旱涝尤其是特大旱涝灾害,开展其规律变化、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深入研究其对粮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的影响、风险与对策。这一科学研究具有科学意义和战略意义,也关系到我国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