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科院突破载人深潜声学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20日 15时02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吴晶晶)记者从中科院获悉,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具有高速水声通信(声学系统)、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控制系统)、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三大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其中声学系统、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由中科院相关研究所攻克,为“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

    据介绍,声学系统相当于“蛟龙”号的嘴巴、耳朵和眼睛,为“蛟龙”号提供了通信、地形地貌探测、障碍物探测、测速和定位等功能。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制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与国际同类潜水器声学系统相比,功能更完备,综合性能更先进。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的研制。“蛟龙”号的控制系统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精确的悬停定位功能在国外载人潜水器上还未实现。

    据介绍,“蛟龙”号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克服潜水器本体、海洋环境、传感器等不确定性干扰,可同时进行自动定向、定深、定高和定速控制,从而实现潜水器长距离全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功能,有效减少试航员的驾驶强度,便于试航员集中精力完成目标搜索和作业,为稳定、高精度完成作业任务提供可靠保障。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海洋局对中国载人深潜英雄、英雄集体进行了表彰。被授予“载人深潜英雄”称号的7名“蛟龙号”潜航员中,有3人来自中科院,分别是中科院声学所副研究员杨波、张东升和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刘开周。他们是声学和控制系统的主要研制者,参与了不同深度下潜作业,保证声学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全部潜次中做到了无故障运行,为海试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芦山震后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 中科院第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让公众享"创新大餐"
· 中科院驻沈科研机构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
·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看望周光召等中科院老领导
·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加快科技创新国际化步伐
· 中科院机关参加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电视电话会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