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5月21日电(记者 张可任)5月20日14时,三艘中国执法船和一艘老挝执法船顺利停靠云南关累码头,中老缅泰第十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勤务圆满完成。
据联合巡逻执法编队中方指挥长金尚文介绍,此次联合巡逻执法是中老缅泰《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发表以来的第十次联合执法,也是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平安航道”联合扫毒启动仪式后进行的第二次联合巡逻执法。此次行动为期4天,共出动9艘执法船艇、126名执法人员,总航程512公里。
湄公河航道情况复杂,滩险水急,礁石林立,船只极易搁浅。面对挑战,联合巡逻执法编队凭借积淀的经验和过硬的本领顺利完成了巡逻执法任务,并在航行途中,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了处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月18日,中老双方在金三角重点水域开展了联合查缉勤务并走访了部分商船,向船员发放了联系卡,以共同维护航道安全。当日,中老联合巡逻执法编队首次进行了船艇编队及队形变换演习,进一步提高了双方协同作战能力。在此次联合巡逻执法期间,中老双方在老挝孟莫联络点召开双边情报交流会议,相互通报湄公河流域当前治安形势,并就共同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达成一致。此外,中方在孟莫码头向老挝边防连队移交了第十五批援助物资。
今年以来,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在开展湄公河全线联合巡逻执法勤务的同时,对澜沧江-湄公河中缅界河水域进行常态化巡逻查缉,加大中缅243至244界碑界河水域管控力度,实现了联合巡逻执法与重点区域整治相结合、专项行动与常态化执法相补充,逐步拓展职能,全力维护湄公河流域安全稳定。
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至今,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累计派出执法人员1400余人次,执法船59艘次,航时369小时,航程4580余公里。先后成功救助89艘遇险商船,为400余艘商船进行了护航。成功处置了“盛泰11号”、“海鹏号”等中国商船遇袭事件。在昼夜航行、观察警戒、协同作战、公开查缉、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据了解,开展联合巡逻执法以来,湄公河航运船舶增加37.4%,进出口货物增加25%,进出中国关累、老挝孟莫、缅甸万崩、泰国清盛的船舶数量已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沿岸群众满意度、安全感明显提升。

中老两国在湄公河携手破获一起特大跨国贩毒案件
近日,中老两国在湄公河水域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跨国贩毒案件,缴获毒品冰毒片剂579.7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扣押涉案船只1艘。这起案件不仅是中老两国在湄公河水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破获的第一起特大跨国贩毒案,也是继成功侦破“10·5”案后利用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合作机制取得的重大战果。
2011年10月5日,湄公河泰国水域发生举世震惊的“10·5”惨案,13名中国籍船员惨遭武装犯罪团伙杀害。案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中方大力倡导下,中老缅泰四国迅速建立起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与三国有关领导人共同发表了《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就开展情报交流、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共同打击跨国犯罪特别是打击毒品犯罪达成广泛共识。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