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8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墨韵中国”陈金纯书法展开幕式上,书法家陈金纯现场表演书法。中国传统的书法、饮食、舞蹈、电影、历史,甚至独特的语言,在瑞士人的眼中都是充满魅力的东方符号。近年来随着各界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多,这些无形的大使为瑞士人描摹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生动的中国,也在两国人心中架起友谊的桥梁。新华社记者于洋摄

2010年11月25日,中国舞蹈演员于婉青、陈东在瑞士日内瓦普兰巴勒艺术中心举行的“感知中国·日内瓦行”文艺演出上表演。新华社记者于洋摄

2013年4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办的“联合国中文日·中国电影108年”系列文化活动上,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刘振民(左三)向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托卡耶夫(左二)介绍中国电影发展史。新华社记者王思维摄

2011年2月5日,在瑞士日内瓦,参加“饺子大会”的意大利姑娘诗凡(右)跟中国客人学习包饺子。当日,60余名中外来宾欢聚一堂,一同包饺子、吃饺子,庆祝中国春节。新华社记者于洋摄

2011年2月5日,在瑞士日内瓦,参加“饺子大会”的中国来宾向外国来宾展示如何包饺子。当日,60余名中外来宾欢聚一堂,一同包饺子、吃饺子,庆祝中国春节。新华社记者于洋摄

2010年3月14日,在瑞士伯尔尼,两名小选手参加青少年汉语比赛。随着两国经济文化等交流日益增多,瑞士同其他国家一样也悄然掀起了“汉语热”。新华社记者于洋摄

2008年11月1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56届日内瓦博览会上,参观者在本届博览会主宾城市中国西安展区驻足观看。这是西安市第一次派出大型展团到国外参展,也是日内瓦博览会史上首次邀请一个城市作为主宾参展。新华社记者于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