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攻克高含硫气田开发难题--记中石化普光气田开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23日 17时16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安蓓)截至5月10日,川气东送管道已运行1540天,累计输销天然气193.8亿立方米。这条管道西起四川,东抵上海,途经8省市,使近两亿百姓使用上清洁稳定的天然气,为沿线地区发展带来广阔市场和崭新机遇。

    然而有谁想到,川气东送管道的气源地普光气田,是一个特大型超高深的高含硫气田。1000ppm(百万分比浓度)硫化氢会令人窒息死亡,而普光气田硫化氢平均含量达15万ppm。

    时间回溯到10年前。2003年,四川东北部,中石化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高含硫气田,已探明储量4122亿立方米。当时的中国,资源瓶颈日益凸显,天然气发展刚刚起步但已显露出惊人的市场潜力。但特大气田发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却遭遇资源开发的难题。

    从人类科学探索的角度看,入地难度不亚于上天。超深、高含硫、地处复杂山地人口密集区的特点,使普光气田的勘探开发被业界视为“世界级难题”。

    普光气田开发难在超深,气田平均钻深5974米;难在高含硫,海相储层硫化氢含量高达15%,二氧化碳含量高达8%,集剧毒与强腐蚀性于一体。此外,气田地下情况复杂,地层可钻性差,钻井施工风险大,最长钻井周期3年。由此带来的“硬、斜、喷、漏、塌、卡、毒”等难题,犹如一只只“拦路虎”横在面前。

    “这样地质条件气藏的开发,国内外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这些年我如履薄冰。”中石化副总经理、项目主要负责人曹耀峰说。

    挑战世界级难题,需要科学的态度,更需要探索的勇气。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

    经过近7年2000多个日夜攻关,中石化研究和勘探开发团队终于攻克了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高产高效开发技术,建成世界第二个百亿立方米级特大型高含硫气田;自主创新特大型高含硫气田腐蚀防护技术,首次实现年产百亿方高含硫湿气直接输送;自主创新高含硫天然气特大规模深度净化技术,处理能力120亿方/年;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特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控制技术;自主创新高含硫气田关键管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12年,“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在普光气田打开发井,安全控制投资巨大。一般打一口井投资两亿元,是常规气藏开发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要获得高效益,只有走“少打井、打高产井”的路子。

    要打出高产井,对地下气藏的分布情况必须摸得准、认得清。项目创新内容之一的“礁滩相储层开发精细描述技术”,如同人体扫描的CT机,能理清地下气层的经脉血管,根据精细描述结果制作出地下储层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有了三维地质模型的指引,井位定得更准,井型更加优化。普光气田40口开发井,均钻遇优质气层,成功率100%。

    高含硫天然气集剧毒与强腐蚀性于一体,不经过净化处理,绝对不能进入长输管线。作为普光气田开发的大型配套工程,普光天然气净化厂被称为整个川气东送工程的“咽喉”。

    中石化自主创新的高含硫天然气特大规模深度净化技术,使高含硫天然气净化率达99.99%,净化气优于国标一类气标准;总硫回收率达到99.9%。目前,净化厂高含硫天然气年处理能力120亿立方米,年生产硫黄210万吨,占我国硫黄产量的45%。

    业内人士评价说,高含硫气田的成功开发是我国石油工业的一大创举,形成的技术、标准、管理经验,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开发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目前,普光气田的创新技术已全面应用到中石化大湾、元坝、兴隆等高含硫气田的开发中,预计到2015年可为我国新增天然气产能100亿立方米。

 
 
 相关链接
· 中石油、中石化等7家央企开展资本收益预交工作
· 中石化将在新疆准东建世界最大规模煤制气基地
· 中石化新疆能化公司总部基地落户乌鲁木齐高新区
· 中石化与道达尔就收购尼日利亚一油田区块达成协议
· 中石化启动京V油品置换 新标准油品价格暂不调整
· 中石化柴油泄漏油品已有3200吨含油污水得到处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