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17个省级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这是日前记者在贵州省科技厅采访获悉的数据。近年来,贵州将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优势产业领域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12年,贵州省全年专利申请量10720件、专利授权量6016件,分别比2011年增长42.7%和77.7%;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2%以上。
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科技创新是贵州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模式的关键。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是后发赶超的“关键一招”。
贵州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等3个文件,构筑起贵州科技支撑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后发赶超的顶层设计。近年来,贵州推进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六大科技行动计划”,重点在科技人才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科技与金融结合上实现“五个突破”。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贵州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法国国家科学中心等知名院校及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机制,建立了30家院士工作站,引进了35个院士团队。
大手笔带来大成效。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402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0%。在贵阳国家高新区,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3%。
贵州省省长陈敏尔说,今后5年,贵州将采取更加坚实的措施,积极构建助推科学发展的动力支撑体系,在黔中大地奏响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时代强音。(记者 龚金星、黄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