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四川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机制 建立规范交易服务中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27日 17时43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5月27日电(记者 叶建平)走进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监控室几位挂有“现场监督员”胸卡的工作人员,正头戴耳机盯着前方的电子显示屏。监督员叶昌进说:“在这里可以实时观看、收听专家评标的全过程”。

    2010年以来,四川省不断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机制,一方面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服务中心,依据交易流程设置“管理窗口”,打破过去以行业为中心的交易模式,避免“暗箱操作”;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投标、异地评标等,强化交易过程监督,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在探索过程中,四川各市(州)、县陆续建起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去年9月挂牌;同时各地还建立了“一委一办一中心”,即招监委、招监办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并按照受理、组织、评审、监督等职能在交易中心设立“管理单元”。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后,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矿权出让、国有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已进交易中心,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林业权等也将陆续进入中心,最终达到“应进必进”,实现行政配置资源向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转变。

    “这一做法如同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将过去各个交易平台的部门‘一条龙服务’变成了‘多部门分管’,使违规操作的成本大了、风险高了、难度强了、机会更少了。”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谦祥说。

    同时,四川还大力推进“技术防腐”。省政府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全省公共资源电子化系统和工作平台,各地也在推进电子招投标系统网络建设,以实现在6月底省、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一体运行。

    四川省招标投标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杜世相说:“电子化实现了专家库扩容,专家通过电脑随机抽取,工作人员和专家都是只见代码不见人,直到开标前才能知晓,并且可以实现异地评标,并对评标全过程进行实时电子监控,从而排除人为干扰的因素。”

    为确保交易公平,四川省还出台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流程管理、交易规则、交易监管等六个方面41项制度规范,重点解决围标串标、层层转包、违法分包以及中介机构、评标专家违规操作等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用立法形式巩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成果。

    目前,四川已全面建成省市县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仅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半年内就完成交易项目974个,交易金额360多亿元,节约资金逾78亿元,平均节资率达21.6%。

 
 
 相关链接
· 318国道四川雅安天全段发生塌方 预计月底通行
· 四川—港澳投资合作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蓉举行
· 四川—港澳投资合作推介会今举行 签约或超千亿
· 气象局:四川盆地有大到暴雨 地震灾区有明显降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