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市红枫湖湖面上种植的生态浮床(5月29日摄)。贵阳市的饮用水源主要靠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两湖一库)供给,俗称贵阳的“三口水缸”。两湖一库每天向贵阳市中心城区、清镇市、白云区供水约55万吨,占贵阳市城市供水量的70%左右,供应着上百万市民的饮用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工业、城镇生活、农业面源等方面的污染,水质逐年恶化。2007年,两湖一库水质曾下降到Ⅴ类和劣Ⅴ类,局部区域水质甚至达到劣Ⅴ类以下。此后,贵阳市全面启动两湖一库的保护和治理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2.5亿元,实施治理工程129个,有效遏制了“两湖一库”污染,促进了水质好转。目前,两湖一库水质明显好转,稳定在Ⅲ类标准。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红枫湖取水口一景(5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