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制造首件产品交付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现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6月10日 19时21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6月10日电(记者 蔡敏)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极向场导体采购包PF5导体成功交付法国卡达哈什ITER总部。这是中方首件交付ITER现场的产品。

    中方承担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PF导体采购包64根导体,均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负责制造。ITER计划PF导体是外方内圆的异型导体,其制造工艺复杂。等离子体所超导磁体及电力节能应用技术研究室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了异型管焊接、铠甲及焊缝无损检测、导体成型及收绕型技术的研发。2012年1月12日,PF5导体在ITER国际组织及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的见证下顺利完成。

    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各种接收测试。2013年3月在所有交付文件通过的基础上,按照PF导体技术要求,等离子体研究所将PF5导体进行了包装。4月25日,导体从等离子体所运出,首先经过500公里的陆路从合肥到达上海港,后经海、陆运,于6月3日到达ITER总部,整个行程共38天。抵达后,ITER磁体部门负责人及欧洲核聚变能源机构代表检测了导体包装箱。

    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耗资46亿欧元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中国是参与这个计划的七方成员之一,承担了ITER装置近10%的采购包。

 
 
 相关链接
· 日内瓦发明展上的“中国制造”
· 阿根廷最老地铁升级换代 中国制造全新列车登场
· 中国制造进入国际消费电子展“年度最佳”
· 我国核电机组“心脏”首次镌刻上“中国制造”
· 从数据看“中国制造”对世界的贡献
· "中国制造"借力质量认证"绿色通道"加快转型升级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