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1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新疆天山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此次申报的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由博格达、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等区域组成。这是在新疆夏塔古道拍摄的天山风光(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沈桥 摄

冬日的新疆天山天池银装素裹,宛如仙境(2011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巴音布鲁克草原风光(2003年7月27日摄)。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我国第二大草原,这里雪山环抱,湖水清澄,花草茂盛,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这是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天鹅湖九曲十八弯美景(2011年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马儿在新疆喀拉峻草原上吃草(2011年6月10日摄)。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喀拉峻草原,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属于高山草甸,有“空中花园”之称,在旅游和摄影爱好者中享有盛誉。新华社记者 卜多门 摄

两名游客在天山天池观光(2007年12月12日摄)。天池距乌鲁木齐约110公里,是古代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湖泊,位于新疆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面积约4.9平方千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