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6月27日电 像许多大城市一样,昆明城市发展近年来遭遇了“成长的烦恼”:车辆骤增,交通堵塞严重;“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被揶揄为“春城无处不飞沙”;“高原明珠”滇池污染难消。
昆明还称得上是春城吗?滇池怕是没有希望了?市民们叹息,游客们惋惜。
让水变清!让路畅通!让城漂亮!一场“美丽”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治理滇池“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围绕“截污、水体置换、生态建设”三大任务,昆明高密度落实治理措施,遏制了滇池恶化势头。“为有源头活水来”,随着总投资达84.26亿元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今年通水,滇池重现光彩可期。
攻坚克难整治交通。在加快地铁等公共交通建设的同时,着意于“盘活存量”,配套实施了道路整治、管理优化、“打通微循环”等措施,仅2012年就“咬牙”改造了主城区的22条道路。昆明主城区的交通通行能力大为提升。
集合力量绿化城市。由于地处高原,昆明并不适宜许多植物生长,“绿化”一直是个难题。昆明市园林局局长焦延田介绍,在这轮“宜人宜居新都市”建设中,昆明对城区进行了总体规划,大面积实施立体绿化,“见缝植绿栽花”,昔日“花都”再现。
今年6月初在昆明召开的中国—南亚博览会成为检验“美丽”的一次大考。春意盎然,花团锦簇!“美丽”扑面而来。昆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美丽”要与幸福同步增长。针对市民反映的菜市场问题,昆明完成了对菜市场的改造。曾经混乱不堪、污渍遍地的菜市场,已变得整洁、干净、规范,成为城市一道新的“风景线”。这是去年昆明市“菜篮子工程”的内容。
昆明城乡居民收入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5706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同比增长18%。这是昆明市的“城乡收入倍增工程”。
同“菜篮子工程”“城乡收入倍增工程”一样,昆明每年要专题实施“10大民生工程”。包括就业、食品安全、保障性住房、饮水安全等,昆明市政府向市民承诺将“不折不扣地完成”。(记者 李自良、王江、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