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6月28日电(记者 徐冰、李紫恒)记者28日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获悉,6月中旬,北海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在黄海中部漂浮浒苔分布海域内,发现一种新的漂浮大型藻类,新型漂浮藻的出现将增大山东半岛沿海绿潮防治的难度。
6月20日,北海监测中心在日照以东远岸海域发现大面积的漂浮褐藻,呈棕褐色块状分布。漂浮褐藻分布海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覆盖率约2%,距离青岛约50公里。该漂浮藻不同于浒苔,藻体呈棕褐色,为圆柱形,直径1-1.5毫米,长3—4米。初步鉴定结果显示,该藻为铜藻,别名柱囊马尾藻,是马尾藻属的一种。
6月23日,北海监测中心在青岛沿海的灵山岛-大公岛至胶州湾口均发现有漂浮铜藻分布,分布数量约占浒苔1%左右,局部区域可达浒苔数量的20%。6月24日,青岛市五四广场沿岸海域发现零星漂浮铜藻,数量约占浒苔的5%左右。
预计未来几天,青岛沿岸滩涂会有一定数量的棕褐色绿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