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靶场的蓝色畅想
——海军某试验区用先进军事文化强军铸魂记事
新华社石家庄7月8日电(于贵民、任毅、丁浩)燕山脚下,渤海湾畔,一支被称为“电磁蓝军”的部队圆满完成400多项重大武器装备试验和演训任务,取得160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00多名官兵受到上级表彰。
他们,就是承担国家海上靶场使命任务的海军某试验区。
(一)
作为海军首支“电磁蓝军”部队,这个试验区承担着海上新型电子战武器装备试验鉴定和舰艇训练演练任务,官兵常年战斗在“硝烟炮火”中。
“一身征衣染烽火,长夜砺剑傲海天”,一名战士的励志小诗,生动刻画了靶场官兵在艰苦繁重的使命任务面前,矢志拼搏、以苦为乐的豪迈情怀。
诗词寄壮志,歌声展豪情。近年来,试验区党委以先进军事文化引领官兵“碧海长空砺神剑,将士无言写忠诚”。在艰苦的训练之余,官兵们拿起手中的笔,一首首歌唱祖国、激励斗志的歌词诗作,从笔尖中流淌。
“我们是海军神电试验兵,岗位就是战位,责任重千斤……”这首由试验区官兵创作的《神电试验兵之歌》,在一茬茬官兵的激情传唱中,滋养了官兵血脉,砥砺了官兵魂魄,凝聚了军心士气。
试验区政委潘正平说,当试验任务遭遇挫折时,它们就是鼓劲的战斗号角;当参试队伍宣誓出征奔赴演练一线时,它们就是勇往直前的信念战鼓;当战舰从这里挺进深蓝时,它们就是冲锋号。
“电磁精兵,胸怀深蓝,立潮头助长鲸蹈海,建功勋引弯弓射狼。”在整个试验靶场,像这样充满报国强军热情的诗词歌赋成为官兵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电子对抗站二级军士长黎胜中说,每当唱起由全团官兵集体创作的战歌,即使再苦再累,胸中也升腾着一股热血豪情。
团歌、营歌、连歌,这些出自靶场普通官兵之手的100多首军歌,构成了靶场先进军事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
(二)
试验区驻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每年新战士入营、老兵退伍和重大纪念日,他们都组织官兵登临古迹遗址,读史抒怀、以史励志。
为丰富部队文化内涵,这个试验区把驻地一座座历史人文古迹,作为官兵的文化讲堂,通过与驻地大学、文物古迹管理单位搭建文化共育平台,邀请专家学者上门为官兵“送文讲史”;定期组织官兵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山海关城楼和长城博物馆,开展“古诗词朗诵会”“踏访红色足迹”等活动,强化官兵民族自豪感,坚定当代军人报国志。
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中,官兵自觉把报国信念融入一言一行。被誉为“冰海先锋”的某舰船中队官兵,战冰海、斗恶浪,执行海上冰情调查任务80次。任务之余,官兵打捞海冰,创作的冰雕成为靶场一道靓丽风景。某总站官兵利用驻守营区的地理特点,把部队“命名”为“黑山猛虎”“锚湾蛟龙”等富有传统文化和尚武气息的名字,寄托官兵浓浓的精武报国情。
(三)
走进试验区的每一处营区、每一个基层站连,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无不浸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某仿真中心官兵自己动手建起的红色文化长廊,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百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以图文并茂形式进行长期展出。官兵还把营区内一块块鹅卵石收集在一起,建起了“卵石文化园”,以不同的书法风格刻上爱国词句,激励官兵精武建功。
某站坚持开展漫画、剪贴画创作,有的以深情的笔触激励大家献身使命奉献有为,有的以诙谐的创意启示官兵遵纪守法,有的以凌厉的视角警示官兵洁身自爱……一幅幅反映基层官兵战斗生活的全景图,如同一束束精神火炬,照亮官兵的蓝色梦想。
试验区政治部主任江国平说,他们还发动官兵总结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站点精神口号,制作了靶场成长壮大的专题纪录片,设计创作了反映靶场传统和特点的标志图案。在特色军事文化的熏染下,官兵以“盘马弯弓射天狼”的战斗豪情,圆满完成数十次重大演习演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