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东风农场的农妇叶萍在自家的葡萄地里展示刚采摘的优质葡萄(7月8日摄)。她家种了11亩葡萄,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加大优质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发展葡萄产业。当地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记者从弥勒市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弥勒市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6.1万亩,总产量约7.3万吨,可实现年产值4.2亿元。当地政府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稳定水晶葡萄、玫瑰蜜葡萄种植面积,并以葡萄产业带动葡萄酿酒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7月9日,一些果农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东风农场的集市上将刚采摘的优质葡萄装箱,准备供应外省市场。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这是两名工作人员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的一家葡萄酒厂内将葡萄酒装箱,准备供应外地市场(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这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东风农场的万亩葡萄园(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一些工人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的一家葡萄酒厂内工作,旁边是巨大的储酒罐(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7月9日,一名果农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东风农场的集市上出售优质葡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