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7月11日电(记者 林红梅)7月11日8点30分,南通航运学院体育馆内座无虚席,蔚蓝色的电子大屏幕上,“通江达海,兴海强国”八个大字苍劲有力。2013年中国航海日庆祝主会场在此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与矗立在南通数百年的抗击倭寇纪念碑遥相呼应,宣扬着同一个主题:中华民族的海洋强国梦。中国航海日组委会主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说:“兴海,才能强国”。
早上8点多,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在位于南通的曹顶塑像前放下一炷香,用于“祈祷平安”。曹顶是明朝中期的南通人,他带领南通人自发地抗击侵扰沿海的倭寇,肃清了倭寇。南通至今保存着曹顶的塑像,不少民众在曹顶像前朝拜,祈求保佑家人平安。
杨传堂告诉记者:“航海日在南通举办,既体现了南通滨江临海的地理特征,隐含了当年郑和从南京出发,经长江入海下西洋的寓意,更显示了我们振兴航海事业,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念和决心。”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悠久、灿烂的航海传统与文化。杨传堂说,从八千年前的萧山跨湖桥独木舟,到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再到如今的航运大国、海洋大国、造船大国和渔业大国,海洋一直与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海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据介绍,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拥有1400多个港口、近18万艘运输船舶和100多万艘渔业船舶,我国外贸进出口货物90%以上由海运承担,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4年居世界首位;自2010年起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今年是党和国家提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第一年。杨传堂表示,今天的全国航海日庆祝活动,就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航海意识、海洋意识和蓝色国土意识,呼唤全体国民担负起“兴海强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