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浙江临海:“廉情会审”5年帮财政“砍价”5.8亿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13日 15时0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7月13日电(记者王俊禄)“公路造价定额计算太高,要按市场价重新预算”“路基为啥不能用废石碴,钱能省则省”……在浙江临海市方溪水库建设指挥部,一场标前“廉情审核”会正在进行。几位纪委、财政等职能部门干部以及建设、水利方面的专家,围绕如何给重点工程“砍价”、挤掉预算“水分”进行激烈的讨论审核。

    最终,方溪水库的公路造价从7154万元核减到5473万元,节减投资1681万元。

    自2007年以来,临海市创新开展了“廉情会审”制度,紧盯重点工程。5年来,共会审重点工程关键环节708项,节减资金5.8亿元。

    “建立这项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提前监督、有效规避项目建设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风险,同时也为了起到节省工程建设开支的作用。”临海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董向阳介绍,“廉情会审”制度实行重点工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和场内场外全方位监督管理。

    为提高“廉情会审”的质量,临海市组建了“会审”专家库,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财政、审计、建设、交通、水利等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以及评标库的专家组成。每次会审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抽取5至8名会审人员,重点对标前预算、招投标、工程变更、决算等环节进行把脉审查,并提出改进方案。

    在北洋涂围垦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有60多家企业报名参加投标,经过“廉情会审”,淘汰了作假、挂靠和有拢标前科的企业49家,确保了工程招投标的顺利高质进行。

    近两年来,临海市共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31件,涉及科级干部4人,违纪总金额9170.6万元;提供行贿档案查询45次,取消了6家企业市场准入资格。董向阳认为,这些也是“廉情会审”制度的“功劳”,这项制度在预防、惩治工程腐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为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监管,临海市建立了重点工程案件查办协作机制,实行了行贿档案查询和“行贿黑名单”制度,监督方法趋向制度化。“廉情会审”在节减具体项目资金的基础上,注重从制度上规范投资、建设行为,先后出台了《临海市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小额工程招投标差异化管理办法》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

    为加强监管力量,临海市还聘请具有技术专长的退居二线干部和退休老同志为监督员,实行派驻制,对重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督。

 
 
 相关链接
· 天津政府采购中心试行电子订单 首月节约73.2万元
· 财政部发布规划:实现政府采购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 重庆2012年政府采购规模达644亿元 增加310亿元
· 四省调查:部分政府采购商品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