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金斯敦7月19日电(记者朱庆翔)国际海底管理局19日核准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大洋协会”)提出的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矿区勘探申请。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就3种主要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均拥有专属勘探矿区的国家。
在19日举行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9届会议上,该局理事会核准了中国的申请,同时还核准了日本提出的富钴结壳矿区勘探申请,但俄罗斯、英国、印度、新加坡就不同资源提出的4份矿区勘探申请被推迟到明年审议。
富钴结壳是位于海底山区岩石表面的富含钴、锰、镍、铜等元素的结壳状矿床,主要由铁锰氧化物构成,集中分布在水深800米至4000米之间的海山斜坡和顶部。
中国此次获得专属勘探权的富钴结壳区位于目前所知的富钴结壳资源分布最为富集的西太平洋海山区域,面积为3000平方公里。
1994年成立以来,国际海底管理局相继就区域内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和富钴结壳3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勘探活动作出规定。此前,中国已于2001年在东北太平洋获得多金属结核矿区勘探权,2011年又获得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矿区专属勘探权。
国际海底管理局总部设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是管理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权威政府间组织。

外交部:中国获得西太平洋国际海底勘探矿区
2013年7月19日,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9届会议上,理事会核准了中国大洋协会提出的国际海底富钴结壳资源勘探矿区申请。中国大洋协会成功获得国际海底矿区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该矿区位于西太平洋,面积为3000平方公里,是大洋协会继2001年在东太平洋获得多金属结核勘探矿区、2011年在西南印度洋获得多金属硫化物勘探矿区后,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的第三块专属勘探矿区。>>>详细阅读
中国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矿区勘探申请获初步通过
新华社金斯敦2月8日电(记者朱庆翔)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技术委员会8日作出结论,建议该管理局理事会核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大洋协会”)递交的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矿区勘探申请。
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表示,这是中国在获取国际海底富钴结壳这一潜在战略资源勘探权方面迈出的实质性步伐。>>>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