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让世界遗产为美丽中国增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25日 16时31分   来源:新华社

    这是北京天坛公园内的主体建筑——祈年殿(2008年5月8日摄)。北京天坛于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7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截至目前,我国的世界遗产地已达45处,成为仅次于意大利(48处)的世界遗产第二大国。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中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十分重视。我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2006年,文化部颁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同年12月,国家文物局颁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明确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程序、职责和内容,规范了监测行为。中国的世界遗产从申报到保护、管理、监测等完整监管体系目前已基本完善,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和遗产地三级的监测体系。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多次委派专家小组来中国,对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进行实地监测考察,对我国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中国正在步入后遗产时代,世界遗产已经从过去的荣耀变成更多的责任。尽管我国的世界遗产目前还没有一项列入濒危名录,但需要改进的地方依然很多。令人欣喜的是,国内各个世界遗产所在地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已充分认识到了保留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意义,采取了构建世界遗产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强大的学术研究和文物科技保护平台、正确处理保护世界遗产与旅游热的关系等积极措施,用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指导世界遗产事业,让散落在中国的每一处世界遗产都能延年益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这是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布达拉宫(2013年7月18日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这是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嵩山脚下的少林寺塔林(2012年10月31日摄)。包括少林寺塔林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于201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这是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泰陵)的石牌坊(2007年10月15日摄)。包括清西陵在内的中国明清皇家陵寝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这是位于安徽省黟县宏村傍水而建的徽派民居(2013年4月23日摄)。包括宏村在内的皖南古村落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商代祭祀坑遗址保护区内,两只梅花鹿在歇息、觅食(2006年7月12日摄)。殷墟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这是位于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北侧的普陀宗乘之庙(2011年9月22日摄)。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图为位于陕西省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内出土的陶俑(2007年5月28日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相关链接
· 福建武夷山:加强世界遗产地环境质量监测
· 中俄蒙哈四国协商阿尔泰地区扩展申报世界遗产
· 7月2日:“三江并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世遗大会主席索安24日祝贺中国新增两项世界遗产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