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26日电(记者吴宇)2012年度,上海外商投资企业中的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2.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增长14%;百强企业最低营业收入为66.6亿元,比2011年提高近1.2亿元。
2012年度,上海外资企业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为160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百强榜最低纳税3.9亿元,比上年提高近0.3亿元。
来自“上海外商投资政策说明会暨2012年度上海外资百强企业发布会”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中国经济也遇到困难的大背景下,在沪外资企业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益仍呈上升之势,外企在沪发展信心“坚挺”。
以百强外企为代表,2012年度,上海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收入比2011年增长了8.8%,纳税总额增长了9.9%,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了全市三分之一的税收和就业、贡献了全市三分之二的进出口额和工业总产值。
据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刘锦屏介绍,百强外企的行业分布与上海近年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导向相吻合。在制造业中,百强外企主要分布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其他电子设备、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医药、化学原料等先进制造业。在服务业中,百强外企主要分布于金融、商贸、咨询、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中国经济增速也在放缓,但是上海百强外企的最新表现说明,在华外企的规模、质量、效益都在稳步增长,综合优势仍在增强,跨国公司长期投资中国的溢出效应日益显现。”刘锦屏说。
据3M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凌寒介绍,从2011年起,中国就已超过日本,成为3M公司美国总部之外最大的海外市场。预计到2015年,大中华区销售总额有望从2012年的32亿美元增长至45亿美元以上,三年平均增幅在11%左右。
张凌寒表示,即使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左右,仍能为包括3M在内的众多外资企业提供庞大的发展基础。
虽然上海百强外企的各个“门槛”不断提高,综合优势和整体效益不断增强,但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百强外企的对外贸易总量和从业人员总数仍出现下降。2012年度,上海进出口百强外企实现进出口总额167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从业人数百强外企吸纳就业总数73万人,比上年下降4.2%。
2012年度,上海外企中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同时创利税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双优”企业共有1121家,比去年减少了85家,占全市外企总数的3%左右;这些“双优”企业进出口总额1872亿美元,比去年减少了61亿美元,占全市外企进出口总额的64.6%;利润总额1712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4亿元,占全市外企利润总额的53.5%。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徐逸波表示,当前上海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型的关键时期,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不但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上海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全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