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高温警报就是民生号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07日 16时0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8月7日电(记者 王政)南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气温不断创几十年极值。继杭州、江西之后,上海中心气象台7日发出最高等级的高温红色预警。预警就是民情,预警就是号召。将高温警报当作保障民生的号令,并切实采取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酷暑天气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高温警报首先是“身体警报”。持续高温酷热,导致上海今年夏天已出现10余人非职业中暑死亡,浙江等地还出现了罕见的“热射病”,患者体温超过40摄氏度、生命垂危。在高温酷暑之下,最大限度减少甚至停止户外作业,加强劳动监察,保障民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是当前防御高温干旱的重中之重。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档”,是高温警报下保民生的基本要求。高温酷热天气加大了城市用水用电负荷,民众对基本公共服务使用更集中,一旦出现停水停电就会极大影响民众基本生活。最新统计显示,湖南因旱饮水难的人数已增至149万,部分城市居民无水可用,不得不举家入住宾馆。确保城乡居民的水电供给,是当前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

    高温天气,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掌控调度,还得有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杭州市日前就要求,所有安装空调的公共场所以及避难场、防空洞,向公众免费开放;宁波、温州等多个城市,为降低高温少雨带来的影响,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进行人工增雨,让一些地区获得了难得的雨水和清凉。

    中央气象台预计,7日高温天气更加严峻,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至41摄氏度,局地42摄氏度。面对仍将持续的高温天气,更应防止旱情进一步扩大。俗话说,洪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干旱具有持续性、滞后性,与其寄希望于一场雨、一个台风,不如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防御准备,真正做好抗旱保民生工作。

 
 
 相关链接
· 新华时评:热点信息发布为何常常“半夜鸡叫”?
· 新华时评:旱情告急,更是失衡发展告急
· 新华时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多“雪中送炭”
· 新华时评: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是“无源之水”
· 新华时评:中欧光伏案妥善解决印证“合则两利”
· 新华时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学深学透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