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体育时评:推进全民健身走向常态化任重而道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08日 10时32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 卢羡婷)8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日”,全国各地都举办了不同类型的健身展示活动,以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许多体育场馆在这一天也向群众免费开放。但在免费开放的同时,又会遭遇“预订难”的挑战。当前,群众缺少的不是健身的热情,而是“消费得起”的健身场所、科学的健身指导以及永不落幕的“全民赛事”。

    2009年以来,“全民健身日”就像定时闹钟,每年8月8日都会响起,提醒人们工作学习之余,勿忘健身。面对群众高涨的健身需求,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就表示,不能仅仅在“全民健身日”前后才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如何将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使全民健身走向常态化,才是设立“全民健身日”的真正意义所在。

    近年来,不少地方注重开展阶段性的系列群体活动,安排较长的活动周期,强化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延续效应,这是全民健身走向常态化的重要一步。比如在广西,已连续举办了四届的广西体育节因举办规模大、活动周期长、参与范围广等突出表现,成为全国群众体育的一个品牌节庆活动。今年的广西体育节于8月8日开始,时间跨度3个月,群众赛事活动超过350项,乡镇、行政村等基层体育活动千余场,预计将有上百万人参加。在竞技体育相对较弱的地区,群众体育事业异军突起,可谓给全民健身工作开了个好头。

    而在不少群众眼中,要让全民健身常态化,首先要满足群众对健身场馆的需求。近年来,关于健身场馆“一馆难求”的话题屡见报端,经营性场馆收费过高,校园体育场馆鲜有对外开放。在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需要加强。

    尽管全国不少地区已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体育场馆建设的滞后,仍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短板”。

    这足以证明,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既要依法履行职责,也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依靠各级政府、依靠社会力量的支持,来推动全民健身走向常态化。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出资修建体育场馆、承办体育赛事,也有不计其数的志愿者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

    但我国的全民健身起步晚,能坚持常年到现场参与社会体育指导的人还不够多,必须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改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重培训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全民健身走向常态化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各级政府切实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推进,就一定能够见到实效。

 
 
 相关链接
· 快乐健身迎接“全民健身日”
· 全民健身万里行之“寻找你身边的健身达人”启动
· 体育总局机关及京内直属单位全民健身工作会议召开
· 刘鹏:推动全民健身急需解决大群体格局具体化
· 体育总局:如期完成《全民健身计划》须攻坚克难
· 体育总局将于春节期间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