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近日江苏、浙江、广西、贵州出现持续高温,各地全力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抗击旱情。记者9日从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受降雨量偏少及持续高温影响,自入汛以来,洪泽湖入湖水量仅为常年同期的3成左右,太湖、洪泽湖、骆马湖等湖库蓄水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且根据天气和用水形势,水位将继续下降,高温热害及干旱影响将加剧。
面对太湖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太湖水位持续下降的形势,目前常熟枢纽日均引水流量达200立方米每秒以上,入太湖的流量150立方米每秒左右。今年以来,常熟枢纽累计引江水6.5亿立方米,其中入太湖水量1.8亿立方米。
江苏省防办还表示,本轮高温干旱天气可能持续到8月中旬以后,高温热害及干旱影响将加剧,预计至20日,洪泽湖、骆马湖、太湖水位将分别下降至12.0米、22.3米、3.05米左右。该省将进一步强化抗旱组织管理、加大跨流域调水力度、加强用水管理。
记者从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目前,这一轮高温干旱灾害已致浙江全省108万人受灾,其中28.8万人饮水困难,全省86条小河流断流、170座小山塘干涸,500余万亩农作物受旱。
据气象部门最新天气预报,未来10天,江南等地仍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日最高气温可达37-40℃,局部地区可达41-42℃,12日以后,高温强度可能呈逐渐减弱趋势,但仍有35-37℃的高温天气,浙江全省抗旱形势将更加严峻。
记者8日从广西有关部门获悉,桂北高温少雨旱情持续扩大,因旱导致饮水困难人口接近3万人,桂林市全州县8日下午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
目前,桂北遭遇旱灾各县正全力发动各族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全州县已投入抗旱人数13.8万人,投入抗旱资金616万元,以及大量物资机械设备,组织广大群众抗大旱、抗长旱,力保将旱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记者陈钢、王勉、陆海岸、王政、吕昂)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干旱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8月9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预计明天白天,辽宁西部、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中北部、重庆、四川东南部、贵州北部和东部、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黄淮南部、江淮、江汉大部、江南、重庆大部以及南疆盆地等地的最高气温有37~39℃,浙江中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中南部、上海大部、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江西东北部、重庆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 >>>详细内容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部署应对高温干旱防火形势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近日下发紧急通知,就应对当前高温干旱情况下森林防火工作作出专题部署。通知要求高度重视高温干旱天气对森林防火工作的不利影响。
7月以来,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多地气温突破当地历史纪录,长江中下游和西南东部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森林火险等级明显偏高,浙江、安徽、江西、湖南、重庆、贵州等地已相继发生多起森林火灾。 >>>详细内容
湖北省762万余人受旱灾 应急救助三级响应启动
新华社武汉8月8日电(记者 黎昌政)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导致湖北旱情快速发展。截至8日11时,7月以来的旱灾造成湖北74个县市区762万余人受灾,湖北省减灾委16时启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三级响应。
湖北省民政厅8日通报,截至11时,全省125.54万人因旱需饮水和口粮等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920.94千公顷,成灾461.58千公顷。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