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每一双眼睛都盯着公平——江苏高考招录现场目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14日 12时04分   来源:新华社

在这里,每一双眼睛都盯着公平
——江苏高考招录现场目击

    新华社南京8月14日电(记者 郭奔胜、凌军辉)进入8月,全国高考考生陆续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考生志愿如何变成录取通知?中间要过多少关?

    记者13日走进江苏高考招生录取现场看到,计划、投档、联络、审核等各个环节正紧张有序运行。在这里,近40万考生将拿到高校录取通知,实现大学梦。

    计划投档是考生志愿要过的第一关。投档组组长袁桂华告诉记者,每个高校的招生条件千差万别,而每个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平行志愿,可以说,所有考生的志愿彼此联系。“考生档案投递不可逆,牵一发动全身,必须严格审核、反复演练。”

    为了形成相互制约、公开公平的高考招生机制,江苏把现场工作人员分为计划管理、档案投放、录检联络、录取审核、系统数据等职能组,每个考生的录取都要经过计划、投档、联络、审核、批准等七道程序。

    记者在录检联络组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核对高校招生条件和考生档案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

    “我们的主要职责是监督高校按公布的招生章程要求录取考生,确保不该退的档案一份也不能退!”录检联络组组长邓洪斌介绍,这几年实行“平行志愿”后,退档考生大大减少。但一部分考生对专业要求太高,影响顺利录取。“在不影响其他考生基础上,我们会尽量建议高校调整专业计划,或重新征求考生专业志愿。”

    除了监督,更多是服务。“维护每一个考生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职责。”工作人员李东升告诉记者,今年,外省一所艺术院校因为自身失误造成一部分考生退档。经过反复协调,这所高校增加了8个招生计划,保障了考生的利益。

    信访是高考招生录取的最后一道监管关口。记者在信访接待组看到,和其他部门紧张、有序的气氛不同,这里显得有些冷清。

    “随着高考招录的日益透明,这几年信访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信访接待组副组长徐德明说,通过网络、开放日等渠道,高考招录信息日益公开透明,今年只有几起信访,且多是政策咨询。“以前更多是监督,如今更多是服务。”

    “在这里,每一双眼睛都盯着公平。”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鞠勤说,围绕考生和高校两个中心,全省高考招生录取力争做到全过程“零差错”,并庄重承诺,不在政策之外降低一分,不在计划之外特批一人。

 
 
 相关链接
· 广东省高考二B批次院校补录于31日开始
· 上海:25、26日两天可填报高考二本征求志愿
· 新华时评:高考加分不一刀切 但要切几刀
· 青海省招办为高考生合理填报志愿提供温馨提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