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海在小学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04日 10时4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9月4日电(吴振东、戎蓉)今秋新学期,上海在全市小学正式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俗称“零起点”教学)。记者走进一年级语文课堂看到,孩子们不再被拼音“套牢”,而是在充满欢笑声的听儿歌、做游戏、认识新朋友等活动中迎来小学生活。

    翻开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头11课均为“入学准备期”。武宁路小学语文老师罗晶介绍,这一阶段主要以调动新生们学习热情为主,不教授任何拼音,只要求会读一些简单的短句。课堂上,罗晶让孩子们在“开小火车”的游戏中跟读“我是小学生”五个字,孩子不必坐得规规矩矩,相反,“爱表现”的孩子将得到更多褒奖。

    罗晶表示,为配合“零起点”教学,充分培育孩子的学习兴趣,新学期的“入学准备期”还将延长一周左右。期间,教师会关注每个孩子的认知水平差异和个性特征,使今后教学更具针对性。

    在学生们跟读“小”“学”“生”三个字时,记者看到,老师出示的教学卡片上都有拼音标注,尽管开学仅两天,学校还未教授拼音,但不少孩子都能轻声地拼读出来。

    武宁路小学老师暑期里对一年级准新生的家访发现,近八成孩子都已不同程度学习过拼音、算术等课程,但学习的系统性却不够,有的学生认识字母,但不知道正确的声调读法;还有学生前后鼻音、二声四声分不清楚,发音不正确等等。

    “差异不可避免,但我们还是要立足课标,及时干预,‘一张白纸’的学生刚开始可能跟不上,但是经过一学期、两学期都能追上来。”武宁路小学校长陈纳新表示。

    据了解,上海多所中小学都已针对“零起点”学生想出了相应的指导方法,例如通过“巧饰环境”,将没有基础的学生安排在课堂中心区域,搭配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或通过“游戏课程”,设置抢答、竞赛、闯关等游戏,并随机分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乐。

    一些家长表示,自己也希望孩子能在“零起点”教学的轻松环境中成长,但更盼望能通过减少考试、升学压力来实现真正的减负。否则,“零起点”再美,也无益于孩子的未来。

 
 
 相关链接
· 上海:四类人员社保权益单不集中打印邮寄
· 习近平将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 刘玉亭调研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筹备工作
· 北京、上海两地研究征收拥堵费引起普遍关注
· 上海翁牌冷藏实业公司重大事故直接原因初步认定
· 上海9月起试水“沪五”汽油 油品质量升级提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