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黄河水源涵养地洮河流域生物多样性项目效果初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08日 12时59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9月8日电(记者 石昊)经过两年实施,“利用生态方法保护洮河流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效果开始显现。专家称这一区域濒危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功能恢复明显。

    在刚刚结束的洮河流域生态保护年会上,来自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的中方专家欧阳峰说,项目实施以来洮河流域80%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和60%的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林地面积不断增加,此外保护区内还建成了具有中国领先水平的野生鸟类监测网络。

    洮河发源于青海省,主要流经甘肃省西南部,最终在永靖县汇入黄河。洮河流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也是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洮河流域动植物资源丰富,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增多,这一区域不断受到非法采集中草药、偷猎和过度放牧、农业和旅游开发污染等方面的威胁。

    自2011年4月开始,全球环境基金开始资助洮河流域生态保护项目。这项为期四年的项目总投资901.8万美元,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负责管理,甘肃省林业部门具体实施。

    两年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甘肃省在洮河流域的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对过度放牧、森林火灾非法狩猎和中草药采集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经理马超德说,洮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极具代表性。洮河流域生态保护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仅可以有效保护黄河水源地,还有助于甘肃发挥中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功能。

 
 
 相关链接
· 黄河防总召开会议分析研判黄河流雨水情变化情势
· 黄河长江中上游五省将联合应对跨界突发环境事件
·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具备初期蓄水条件
· 黄河壶口迎秋汛 壮美瀑布引游人
· 乌锡铁路跨越黄河铺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