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上的大人物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速写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翟玉珠、吴晶)什么人堪称以爱育爱的教育家?什么人在用心灵唤醒心灵?什么人在用生命保护别人的孩子……教师节前夕评选出的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是全国1800多万教师的代表。读他们的故事,总会唤起人们心头那份温暖的情感——那是对爱岗敬业的好老师的问候,更是对师道尊严的致敬。
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快躲到桌子下面!”这是“4·20”四川芦山7级强烈地震发生时,37岁的女教师陈萍对学生们喊出的话。当时,她正在教室辅导学生。感受到剧烈震动后,她一手扶着讲台,一手撑在旁边的课桌上,弓着身体为学生让出更宽的逃生通道,直到最后,才被两个学生推拉着一起离开教室。
雅安市名山区第一中学教师陈萍(女)、高玉华(女),雅安中学教师马开志,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共和村小校长张其星,雅安市名山区第一中学政教处主任郭昭祥,芦山县芦山中学副校长罗国锋,芦山县国张中学常务副校长陈德蓉(女),雅安市天全中学副校长薛春智……芦山地震发生后,8位挺身而出、救护学生的教师,荣获201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
这8位教师的名字,已印在感激他们的学生和家长心中。这8位教师的事迹,又在中国教师的光荣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孩子搭建成才桥梁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治校理念,也是汪秀丽从教40多年来的坚定信念。在她担任校长的17年间,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发展成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技能型人才。
“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孩子们建构美好的价值观,为他们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志一语道出很多位教书育人楷模的心声。
陕西商洛中学教师刘占良多年来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一个个山里娃在刘老师的教导下,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最终走出了大山;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二中高级教师孔庆菊默默耕耘20载,总结出一套适合贫困山区民族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丑武江把课堂直接搬到企业里,探索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学习与岗位零距离”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正是这样的一位又一位好老师,为孩子们搭建起成才桥梁。
用心灵唤醒心灵
“让人人成才、人人成功是我们的目标。这个‘成功’的定义是让这些孩子能够自食其力,做一个好公民。”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面对管教失败、自我放弃的孩子,始终坚持“一个都不放弃”。
黄头发、奇装异服,抽烟,逃学,走起路来耳环、挂饰叮当响……这是谢小双初次见到晓黎时的样子。这个初二女孩自幼父母离异,随母亲靠低保生活,而母亲几乎放弃对她的管教。
“如果我们不拉她一把,再滑一步,她很可能一辈子无法回头。”谢小双将逃学的晓黎“请”回了学校,每周一亲自开车到家门口接她。日复一日,直到有一天,孩子对校长说不用再接她,从此再没逃过学。
深沉的师爱为孩子们筑起一座座坚固的堤坝,高尚的师德也为孩子们的人生点亮指路明灯。
浙江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校长俞国平从事民办教育近20年。他说,有些家长忙于事业,只知道给孩子丰厚的物质条件而缺少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沟通。许多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理品性,真正还孩子以健康、快乐的童年。
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大就失聪的蒙蒙,自信地亮相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作为这些特殊学生的老师,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23年,从青春到不惑,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特殊教育。“是孩子们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希望感染了我,我要帮他们做点什么。”杨小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