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两岸电商产业自服贸协议签署后首度大“会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12日 15时21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台北9月12日电(记者 齐湘辉 陈键兴)“知道去年淘宝网人均支付最高的城市是哪里吗?是台湾的嘉义,人均消费金额近7万元人民币!”台湾网劲科技执行长游士逸告诉记者,“台湾商品也不逊色哦,我们在天猫设立的‘东森严选’旗舰店才两个月,光方便面月销量就有几万包!”

    游士逸从2006年就开始与淘宝合作,在两岸电子商务合作领域已耕耘近8年。不过起步时,他觉得障碍重重,除了政策受限多,人民币支付、物流等方面也存在难题。

    随着近年来两岸经贸政策利好不断释出,特别是今年6月签署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为两岸电子商务合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机会。根据该协议,台湾电子商务业者将可在福建省设立合资企业,开展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等。

    在游士逸看来,这样的政策非常实惠。“福建与台湾地缘很近,在福建设点后可做跨境电商,解决物流问题,这样可将物流成本降低到目前的三分之一。”

    业者的嗅觉是最灵敏的,11日至12日在台湾举行的第5届两岸电子商务产业交流及合作会议上,两岸电子商务企业代表济济一堂,热议服贸协议签署后即将出现的蓬勃商机。

    这是两岸电商产业自服贸协议签署后首度大“会师”,双方都派出了重量级的企业代表参加:大陆方面有淘宝、腾讯、支付宝、麦包包、“美丽说”等,台湾方面则有东森得易购、PChome等。

    据统计,2012年大陆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网络零售电子商务交易额的18.5%,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络零售市场,是台湾市场规模的8倍。如此巨大的商机,加上地理位置相近以及大陆消费者对台湾商品接受度高等因素,使得大陆正成为台湾业者最想进入的目标市场。

    与此同时,台湾市场的高成熟度也让大陆业者心动。麦包包董事长叶海峰此次来台与会,也在寻找与台湾业者进行合作。他认为,两岸电商业者之间是竞合关系,服贸协议的签署将原有制约双方业者合作的障碍扫除,有助于大家共同把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于两岸的网络购物消费者。

    两岸电商业者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就是开拓国际市场。游士逸表示,大陆电商平台“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台湾业者可以作为大陆电商“走出去”的最佳合作伙伴,两岸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蓝海”。

    与会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让两岸服贸协议尽快生效实施,让两岸电商业者的合作规划能够早日落实。

    “两岸同文同种,却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大朴网创办人王治全在会上感慨地说,由于两岸之间特殊的历史因素,经贸领域的“陌生化”还比较严重。当前大好契机展现,台湾优质商品要通过网络平台进入大陆市场,最大挑战在于尽快熟悉大陆市场,因此两岸业者的交流、合作格外重要。

 
 
 相关链接
· 台湾开南大学学者访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 两岸关系综述: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亟须铺路立制
· 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将探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机制
· 蒋建国:增强两岸文化认同 加深业界交流合作
· 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会见台湾媒体高层大陆参访团
· 两岸2000多名青少年相聚福州共度海峡青年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