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李菲 吴天祎)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儿童中心15日在京联合发布了《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关键在于政府推进教育立法,完善落实政策及相关规定,“为城乡家庭提供普惠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建立了省级家庭教育协调机构,并且大部分协调机构领导由妇联系统领导担任。家庭教育相关政策不断完善,经费逐步落实,绝大多数省妇联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机构设置上形成了以学校家长为主题,多种类型指导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格局。指导者队伍比较年轻,有较好学历背景。同时,“个性化指导”成为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趋势,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也在行业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报告指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政府角色有待加强,妇联在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家庭教育专项政策较少,指导服务机构配置不尽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有功能重复和不足的现象。指导服务人员培训体系尚不健全,人员队伍中“专业、专职”人员不足,“新手”居多,与家长期盼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家庭教育研究滞后,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的深入研究,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总结分析,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如加强普惠性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良性工作机制;继续完善家庭教育相关政策;落实工作经费,加强经费管理;在机构设置上,理顺供给机制,建立多元供给模式;注重队伍梯队建设,提高人员专业素质;搭建正规化培训平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等。
据中国儿童中心主任、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丛中笑介绍,此次报告内容包括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施情况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施环境两个部分。实施情况的调查分别在江苏、山东、河南、山西、广西、重庆6个省市进行。北京、上海、天津、贵州等12个省市的省级妇联家庭教育管理机构进行了实施环境调查,为构建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供了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