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跨越15年的考验——探寻东北地区防汛抗洪变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24日 10时06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 林晖、许正)9月20日,黑龙江下游干流抚远站水位退至87.49米,低于警戒水位0.01米。至此,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干流均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终止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持续两个多月的东北特大洪水防御战正式告一段落。

    今年东北汛情是在1998年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之后,东北地区迎来的又一次流域性大洪水。15年之后再遇洪魔,人们欣慰地看到,东北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更加牢固,应急保障机制更加健全,防汛应对更加从容。一样的洪水,带来不一样的灾情。

    三季连涝 暴雨如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主要江河告急

    “今年从春天到夏天,我们就没闲过。先是冬天降雪偏多,随后春汛严峻,紧接着就进入夏天主汛期。”提起今年防汛工作,吉林省防汛办常务副主任王胜孝感慨万千。从冬到夏,东北地区遭遇了罕见的“三季连涝”,进入主汛期,降雨强度又骤然升级。

    来自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入汛以来,黑龙江全省共发生13次高强度降雨过程,全省平均降雨441.4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28%;吉林省共出现14次强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51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7%。

    在东北西部部分地区,全年降雨量不过400余毫米,而今年主汛期一天之内的降雨量就超过200毫米,有人这样比喻:“一天之内下了半年的雨”。

    雨区高度重复,土壤趋于饱和,水位快速上涨……这与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何其相似。从前方水文站传来的汛情验证了人们的焦虑:嫩江上游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黑龙江干流嘉荫至萝北江段发生1951年以来最大洪水,同江至抚远段发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第二松花江上游发生超20年一遇大洪水……

    汛情就是命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积极组织开展抗洪抢险工作;远在北京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与松花江防总紧急会商,分析研判雨水情、汛情和防洪工程运行情况,20多个工作组先后领命赶赴现场;受灾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上万军民上堤抢险救灾,保卫家园。

    摊开一张松花江流域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南源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主要流经吉林境内,北源嫩江从大兴安岭启程,沿黑龙江、吉林两省边界蜿蜒前行,在黑龙江省肇源县三岔河汇成松花江干流。今年的流域性强降雨过程使得松花江南北两源洪水齐发,地处两江汇合处的黑龙江省肇源县堤防压力陡然加大。

    “死守肇源堤防!”有“两江要塞”之称的肇源县全民动员,进入应急战斗状态,165.68公里两江堤防全县设防,30多名县处级干部全部驻堤分段值守,乡村干部全部坚守一线,机关干部组成应急抢险、安全转移、物资调配、卫生防疫等14个推进组,1.3万名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日夜坚守。8月25日8时,松花江干流最高洪峰顺利通过肇源江段……

    洪水沿着松花江干流一路奔向东北方向,在中俄边境附近的同江市汇入黑龙江干流。此时此刻,同江大堤可谓险象环生。这里不仅承泄着松花江上游所有来水,俄罗斯境内洪水也汇入黑龙江,两江汇流的同江大堤遭遇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随时有溃口可能。广大干部群众和解放军指战员昼夜奋战在莲花河回水堤、三江口至街津口等险工弱段,与汹涌的洪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搏斗,排除了一处又一处险情,在岌岌可危的泥土坝上硬是又筑起了一道近百公里长的白色长堤……

    面对特大洪水,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抢险救灾有序有力,军民团结齐力战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确保了流域干流、重要支流、大型水库、大中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和重点工矿企业的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个不寻常的夏天交上了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

    错峰调洪 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构筑起抵御洪魔的坚强屏障

    溯嫩江而上,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一座名为尼尔基的水利枢纽拔地而起。这是1998年洪水之后,我国在嫩江流域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当记者日前来到尼尔基水库时,眼前的一库清水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很难想象得到,仅仅半个多月前,这座嫩江干流唯一的水利枢纽正经历着建库以来最严峻的一次“大考”。

    入汛以来,尼尔基水库以上流域共发生18场连续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45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43%,超越1998年列历史同期首位。其中,7月15日至8月15日为期一个月的累计降水量达263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87%。

    持续降雨汇成洪峰,向嫩江中下游逼近。此时,尼尔基水库6小时最大入库流量为9440立方米每秒,为超50年一遇的入库洪峰值。面对严峻形势,松花江防总审慎决策,科学调度,将水库下泄流量调整为55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42%,将水库上游超50年一遇洪水削减至嫩江下游及松花江干流10至20年一遇的中等洪水,有效减轻了下游省(区)的防洪压力。

    狙击洪魔,保卫人民,离不开逶迤千里的坚固堤防,离不开削峰拦洪的水利枢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江大河防洪工程建设,特别是1998年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后,做出了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战略部署,松花江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步伐显著加快。

    1998年以来,国家共安排松花江流域水利建设投资约450亿元,建成了尼尔基等一批流域控制性工程,完成了规划内124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建和加固了大江大河干流堤防3000多公里,重要防洪保护区、重点防洪城市堤防工程初具规模,松花江流域现已初步形成以堤防为基础,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为骨干,与支流水库调蓄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目前,干流堤防基本可抵御20至50年一遇洪水,沿河干流城市主城区基本可抵御100年一遇洪水。

    作为防御洪水的“耳目”,水文信息作用重大。目前,松花江流域各类水文测站已由1998年的215处增加到1370处,报汛手段已由1998年时的电报方式改为网络传输,信息收集时间由当初的2小时左右缩短为20分钟,预测预报准确性、时效性大幅提升。

    与1998年相比,东北地区防汛抗洪的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增添了与洪水搏斗的底气。与此同时,随着雨情水情预测预警和江河水库综合调度能力的提高,面对桀骜不驯的洪水,又增添了几分“智慧”。

    丰满水库和白山水库是第二松花江上游重要水利枢纽。8月16日,第二松花江上游洪水来袭,松花江防总科学实施白山、丰满水库联合调度,其中白山水库将最大入库流量从9270立方米每秒削减到40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57%,丰满水库将最大入库流量从10700立方米每秒削减到18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83%。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两大水库还尽可能推迟最大放流时间,与嫩江洪水错峰,为松花江干流“争取”了7天的“消化”时间。

    通过科学调度、精细调度,防汛部门有效统筹了库区淹没损失和下游保护目标的关系,防洪效益得到充分体现。

    居安思危 砥砺奋进——防汛应对更加从容有力

    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的月亮泡水库拥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但对于周边十几万群众来说,优美的名字并不能带来安全感。1998年的夏天,这里就“开了口子”,周边5个乡镇17个村屯被淹。

    今年汛期,月亮泡再次告急,躁动的洮儿河不断往水库注入洪水。更为严峻的是,库外嫩江水位持续高于库内水位,这意味着月亮泡水库暂时无法向嫩江泄洪,只能像个气球一样越来越鼓!

    洪水惊涛拍岸,堤防险情频发。为了堤外的万亩良田和十几万百姓的安全,除了死守大堤,别无选择。

    8月28日,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泥土堆就的月亮泡6号坝在夜里遭受7级北风威胁,卷起的巨浪不断冲刷着大堤。千余名武警官兵和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彻夜苦干,硬是把受风浪侵袭的多处不足2米宽的坝体险段填充到6米宽以上。一夜未眠,月亮泡挺住了!

    于得利老人家在库边的月亮泡镇焕新村,在他73年的人生经历中,4次见证过月亮泡溃堤的惨痛过程。“最近的一次抢险经历就是1998年,当时全村人全部上堤抢险。然而,坚守了28天之后,还是因为水位太高漫堤了。”

    在他的记忆里,当时抢险设备和物资还十分落后,村民们开着农用四轮车甚至赶着牛车马车装运沙土。“当时在水里打桩建防浪墙全靠人力啊,水里站着几个人扶着桩子,堤上的人抡锤子砸,半个小时才能打一个桩。”

    15年后的月亮泡,大堤迎水面依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木桩,但这些都是用挖掘机打的,平均下来打个桩不到一分钟时间。10台大型机械随时待命,16万条编织袋、8000平方米无纺布、15吨铁线等抢险物资早早运抵,为抢修大坝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月亮泡抢险经历的变化,是整个东北抗洪抢险变迁的一个缩影。

    15年来,抗洪理念更加科学。不给洪水出路,洪水就不给人类出路。抗击洪水,并不是一味硬扛,而要“能进能退”:进就是搞好巡查巡护、加固堤防、抗洪到底;退就是做好预案、能守则守、绝不盲守,遇到险情能够及时撤离,确保参加抢险的官兵和干部群众安全。“能进能退”的思想,充分体现我国从“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的重大理念转变。

    15年来,防汛预案更加完善。“水到堤脚人上堤。”针对不同水位变化,各地及时发布相应应急响应,及时组织干部群众上堤巡查,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固、抢险、转移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各项组织有条不紊,使得灾区人民面对无常的洪水底气十足。

    15年来,物资保障更加充分。今年防汛期间,国家防总先后向东北三省区调拨价值10424万元的防汛物资设备,各地先后投入编织袋、无纺布、砂石料、救生衣等防汛物资价值10.91亿元,投入运输设备42万班次,机械设备14.77万台班,为夺取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15年来,生命至上理念更加深入。为了守护人民、保卫家园,灾区主要领导包段包堤、责任到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吃住在一线、转移安置群众,争做群众生命的守护神。面对险情,广大干部群众与洪水赛跑,为生命抢时,逐村逐户组织人员避险,多少人嗓子喊哑、手掌磨破、衣衫湿透……

    每一场洪水,都是对防汛抗洪能力的重大考验。遇灾害而反思,因教训而奋进,中国人民在与洪水的战斗中必将更加从容,更加坚定。

 
 
 相关链接
· 防汛抗洪:松花江干流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 吉林省水库工程在防汛抗洪中发挥除险加固作用
· 扼守要塞 保卫肇源-松花江防汛抗洪战役纪实
· 习近平对近期东北地区防汛抗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汪洋在黑龙江省考察指导防汛抗洪和农业生产工作
· 王儒林巴音朝鲁会商调度吉林省防汛抗洪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