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崔静)教室前方的应急灯频闪,一群有听障困难的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疏散,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紧急转移到操场上集合……11日,一场特殊的地震紧急转移疏散演练在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举行,150余名聋人学生参与演练,学习掌握基本逃生避险技能。
这是国家减灾办针对2013年国际减灾日组织开展的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之一。10月13日是第24个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面临灾害风险的残疾人士”。在11日的演练活动中,国家减灾办向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捐赠了5万元贫困学生助学金,有关爱心企业和机构向学校捐赠了防灾减灾书籍、学习用具、应急包、应急灯和应急手电等物品,有关专家向学校师生传授了逃生避险基本常识。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的残疾人数量已达8500万人,涉及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在灾害面前,残疾人由于自身的脆弱性,更易受到各类灾害的威胁。
国家减灾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残疾人在面临灾害风险时的特殊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并积极推动残疾人及其监护人参与灾害风险管理、预案编制、灾害应对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从而促进全社会抗灾能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