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闻分析:警惕信贷加速投放助推社会通胀预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4日 21时39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王宇、刘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在时隔7个月之后,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涨幅再度突破3%,达到3.1%。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创出3年来同期新高。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我国信贷投放初现提速迹象,信贷的继续加速增长,或将成为助推CPI再度上涨的背后推手,未来应合理控制信贷投放水平,引导好社会通胀预期。

    “前三季度7万多亿元的增长规模,成为仅次于2009年前三季度投放规模的历史次高,并且成为近3年的前三季信贷投放新高。毫无疑问贷款的过快投放会对物价上涨产生一定影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根据经济学理论,物价上涨与货币投放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往往容易带来物价和资产价格的高企。历史上看,贷款的快速增长,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撑,但也易引发物价上涨的风险。

    “2009年信贷增量达9.6万亿元创出历史纪录,助推了此后物价、房价的快速上涨,今年信贷投放量也不低,必然影响到今后价格的走高。”交通银行金融分析师鄂永健指出。

    专家认为,虽然今年物价走势将较为温和,但考虑到新一轮物价上涨周期已经开启,今后货币当局应将通胀预期管理提上日程。

    “虽然3.1%的涨幅明显低于我国全年3.5%的物价控制目标,但与当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已不相上下,应对可能出现的银行存款负利率现象予以警惕。”联讯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杨为敎表示。

    资料显示,目前央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在各商业银行普遍执行10%利率上调政策后,当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不超过3.3%。如果未来物价继续走高,居民实际存款利率将出现由正转负的局面,届时社会通胀预期或将有所加剧。

    业内认为,未来货币信贷政策应继续维持稳健。“考虑到当前物价、房价上涨压力,我国货币政策仍需保持中性,维持紧平衡。”鄂永健认为。

    央行此前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警示,对下一阶段的物价形势仍不可盲目乐观,要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相关链接
· 低通胀格局未变 控物价目标可期--解读9月CPI数据
· 胡晓炼:抑制通胀是当前稳健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政府对输入性通胀筑多重防线
· 新华社专访:权威专家评说2011年中国物价形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