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追记北京石景山商场大火中牺牲的消防烈士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4日 21时56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卢国强)记者14日从北京市消防部门了解到,在11日石景山喜隆多商场火灾中牺牲的石景山消防支队参谋长刘洪坤、八大处消防中队副中队长刘洪魁被公安部政治部授予烈士称号,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记者走访了追随两位烈士的攻坚组战士、烈士家人,希望能够还原在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两位烈士的轨迹。

    最后一次进火场:“你们原地待命,我们上!”

    喜隆多商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南路,是一栋四层建筑,主营服装、小商品和箱包等。11日2时59分,大火从商场西南角的麦当劳餐厅燃起,并逐步向上、向内蔓延,整体火势西部大、东部相对较小。

    银河消防中队的张广鑫和陈欢是与两位烈士最后一次进入火场时的攻坚组成员。“天快亮时,火越来越大,东侧楼顶的上沿也开始冒烟。有人说,四层可能有大量煤气罐。”张广鑫说。就在这时,刘洪坤向他们走了过来。

    “参谋长摘下了面罩,头发全湿了,脸上是汗和灰,战斗服也全湿了。”陈欢回忆,当时现场指挥部要求刘洪坤侦查商场东侧的火情,于是他叫来负责后勤保障的刘洪魁、张广鑫和陈欢,“跟我一块从东边进入侦查”。

    在进入商场东侧小门前,刘洪坤又布置了两支水枪,在东侧扑救。

    “天花板上滴下来的水都是烫的。幸好二层的东侧还没有火。参谋长说一会还要到三层和四层,如果那里火势蔓延到东侧,就要成立攻坚组堵截。”张广鑫说。

    张广鑫回忆,由于自己和陈欢穿的抢险服防火性能差,刘洪坤说:“你们的衣服不适合进入火场,原地待命,我们上。”随后,他与刘洪魁一起冲进了浓烟中。

    大约20分钟后的6时10分,电台里传来刘洪坤的声音:“烟太大了……迷路……派人联系……”现场录像显示,6时14分许,商场西侧突然爆发出一股浓烟,人们判断,大楼内部发生了坍塌。

    15时21分,搜救的战士在商场四层的西北角一处已经坍塌的废墟里,发现了战斗服上反光条的亮光。

    “两个人的遗体在一起。身上压着天花板和抽油烟机等杂物。看他们的姿势,好像是发现倒塌后,一个人扶了另一个人一把。”北京市公安消防局局长张高潮眼含热泪。

    距离两人遗体几米外,就是商场四层的安全出口。

    从现场情况分析,两个人在来到四层西北角时,由于长时间高温,建筑物天花板掉落、地面发生塌陷连带墙体倒塌,导致两人从四层摔到三层,被埋压身亡。

    战友:“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刘洪坤是支队参谋长,他的职责就是实时了解火情,制定全面作战计划,即使火灾发生时他并不值班。

    刘洪坤的通信员还记得,他在观察火情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是“立即请求大吨位水罐车增援”。在视频里,刘洪坤曾经尝试在外墙上搭建阵地,由于有坠落物,不得已暂时撤退,并组建攻坚组进行正面突击。

    由于火势大,火场温度高,攻坚组战士体能消耗过大,刘洪坤两次电话要求后勤部门立即准备饮用水,“必须保证从火场出来的人马上有水喝”。

    没有人能记得清刘洪坤多少次出入火场,下达过多少命令。“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发现火场上的问题和突破点,基本是走到哪里命令下到哪里。”北京市消防局指挥中心主任王宏飞说。

    王宏飞说,另一名烈士刘洪魁,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并没有过多出现在战友面前,但“他的职责就是保障后方供应,他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记者12日在失火现场看到,在商场一层和二层东侧,大量摊位的服装、小商品完好无损,除了墙壁上烟熏的痕迹外,甚至看不出这里刚刚经历了8个小时的大火。

    商场东侧与楼体相连的,有一个网吧、一家旅店、一个电玩城和一座商场。楼下的小吃摊似乎没有受到火灾的影响,几个顾客正围坐在紧贴着火场警戒线的桌前就餐。

    王宏飞说:“幸亏刘洪坤在东侧布置的水枪,保证东侧距离这么近、人员密集的建筑物毫发无损。”而在商场西侧,17米外就是苹果园南路甲23号,一栋7层的居民楼,在高温炙烤下,面向火场一侧的部分底商玻璃被烤化、灯箱广告变形。“如果把室内的窗帘等物品引燃,居民该面临多大的危险?”王宏飞说。

    商场北侧16米外也是一栋居民楼,在大火中同样安然无恙。

    市民:“消防战士都是好孩子”

    连日来,北京市民自发来到石景山消防支队门口,为两位英雄献上鲜花。“他们是为国家,为老百姓而死,是真正的英雄。”市民李玫说。一位老人在孙女搀扶下,刚走进灵堂便潸然泪下:“消防战士都是好孩子。”她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曾把钥匙落在家中,煤气上还烧着锅,是消防战士勇敢地从高空进入家里,消除了危险。

    在“北京消防”微博上,一条悼念微博评论达4万条,无数支蜡烛寄托着群众的哀思。

    35岁的刘洪坤有一个5岁的女儿,不幸的是,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就在这场大火前两天,他刚带着孩子去了趟医院。

    “结婚7年,他有6个春节没有在家,除了孩子生病住院时他匆匆回来一趟,平时根本没时间在家。孩子想爸爸了就打电话,但经常是没人接。”刘洪坤的妻子石丽说,慢慢地女儿也知道了,爸爸是在出警,在灭火,在救人。

    刘洪坤的父亲已经67岁,在他的印象里,8年来刘洪坤只回过两次家,其中一次还是和同事一起出差,在家里只坐了20分钟,就说部队有事,走了。几个月前,父亲肋骨受伤,儿媳妇硬拉着刘洪坤回老家,可是这次他也只呆了20个小时。“他一直念叨着自己不孝,嘱咐家人照顾好我。他说他是搞战训的,部队离不开他。”

    28岁的刘洪魁,今年年初刚刚结婚,甚至还没来得及补请没有赶上婚礼的战友。刘洪魁遇难后,妻子门樾终日以泪洗面。

    在战友们心目中,身为副中队长的刘洪魁是个可亲的人,兵龄比刘洪魁大8年的司机班班长王福明回忆:“训练时因为我年纪大,为了鼓励我,就跟我说:‘老王,咱俩赛一下,看谁跑得快。’”王福明说,每当有战士生病,刘洪魁必定要叮嘱炊事班做好病号饭,亲手端到战士床前。

    他还是个爱“拜师”的人,中队里不少老兵都成了他的“师父”,只要有时间,他就会缠着老兵们教自己各项技能。

    在刘洪魁的宿舍,办公桌上的笔记本电脑还是他为了考本科在不久前刚买的,“他对自己挺抠的,用的手机都能叫‘古董’了,剩下来的钱大部分寄给家里。不过遇到战友有困难,或者需要捐款献爱心的时候,他从来没含糊过。”同宿舍的战友郝泽明说。

 
 
 相关链接
·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创产业
· 北京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 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
· 北京日报评论员: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