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海省大规模人工放流恢复著名江河生物多样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5日 15时26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10月15日电(记者 何伟)随着年内第8次人工放流活动结束,青海今年以来已向黄河上游放流珍稀土著鱼苗187万尾,是近5年来放流数量最大的一年。

作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著名江河的源头,青海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项目,使这里的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进一步恢复珍稀濒危鱼类资源,青海在黄河上游实行封湖育鱼,建立了河南段、尖扎段、贵德段、扎陵湖鄂陵湖以及玛沁县格曲河等5个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近日,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联合果洛州农牧局在甘德县岗龙乡龙木且村,举行黄河源区甘德段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现场放流平均体长6.8厘米花斑裸鲤鱼苗30万尾。这是该省年内第8次举办黄河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活动。

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副站长王国杰说,在科学论证和完善人工繁育技术基础上,青海2009年以来累计向黄河上游放流珍稀土著鱼类600余万尾,对促进黄河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产生积极作用。

据了解,青海还向长江、澜沧江等著名水域放流珍稀鱼苗,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最近的一次是9月17日青海渔业管理部门向长江支流玛可河放流平均体长10厘米以上齐口裂腹鱼鱼苗10万尾。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下一步,青海将扩大土著鱼类保护范围,设立渔业自然资源保护专项基金,建立渔业资源保护投入长效机制。

 
 
 相关链接
· 青海光伏产业发展势不可挡 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 青海10月起为68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物价补贴
· 青海开展土地整治惠民工程 新增耕地22.61万亩
· 青海出台首个涉水工程水生生物监测技术地方标准
· 青海东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
· 青海玉树重建:干部群众齐上阵 双手妆扮新家园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