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快评:监管方同情不法企业是方位感迷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7日 21时4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10月17日电(记者 张和平)一些不法厂家不再用偷换包装、涂改日期等老套手法“翻新”过期、霉变食品,而另走途径将之重新回收、“回炉”二度销售。一些政府监管方竟然对此表示“理解”、“同情”,这种方位感的迷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

一些不法企业“变废为宝”谬论是:食品过期变质不等于完全有毒、有害,吃了也不等于就生病或致死人,将之销毁是浪费等,总之为将之打扮一番重新进入市场开道。企业有此论调不奇怪,奇怪的是本来应当代表广大公众对此严管严处的监管部门居然对此同情,认为企业这么做有道理。我们不禁要问,那些“变废为宝”者自己和家人会吃这些“宝贝”吗?监管者会吃这些“宝贝”吗?监管者就此沦为了不良企业的“良友”。

方位感出问题,工作当然会出问题。在这种“同情心”的指导下,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包容不法企业将过期霉变食品偷偷“化装”起来,重新流入市场坑害消费者也就顺理成章了。监管方的“同情心”会导致“废物利用”模糊边界形成放大效应。如果允许过期霉变食品回收、“整容”再卖,一旦口子打开,即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各种歪名堂、坏花样可能会越来越多,诸如将过期霉变食品加工后改头换面出售、没孵出小鸡的孵化蛋回收来转做蛋糕、收购烂水果榨果汁等。

监管者监管的就是企业生产,如果一边监管一边却在替企业的不法生产行为开脱、甚至是纵容,其监管职能必然形同虚设。食品安全关系大于天,监管部门是社会公众的保护神,监管企业这种做法可能更多考虑的是食品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殊不知这种做法将当地的GDP置于老百姓的利益之上,危害的是千家万户。

中央三令五申,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要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让不法分子付出大的代价,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找准方位、站稳立场,对于那些同情甚至纵容不法企业的监督人员,平时要加强教育,出了问题就当问责。

 
 
 相关链接
· 新华快评:封杀网瘾需要丰富现实生活
· 新华快评:群众满意是对党员干部的最高奖赏
· 新华快评:高温下,更要多一些环境反思
· 新华快评:“闭门修炼”就是作风之弊
· 新华快评:大忙时节仍需未雨绸缪
· 新华快评:民办学校的校车不该再“民办”下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