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金融改革正行至关键阶段 市场化改革逐步提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8日 15时49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王宇)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将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联系到近期上海自贸区有关金融改革的相关内容,种种迹象表明,当前我国金融改革正行至关键阶段,市场化改革逐步提速。

    利率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利率市场化,简单而言是指让资金的价格交由市场供需双方来决定,这一概念与利率管制相对应,利率管制导致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资金无法得到有效配置,以致金融机构与企业行为发生扭曲。

    经过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债券、票据和货币市场的利率都已实现市场化,需要推进的主要是银行利率的市场化。今年7月,央行宣布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迈出了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

    不过目前我国存款利率管制仍未放开,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惊险一跳,利率上限浮动空间如何突破,众所瞩目。

    “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央行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

    央行表示,下阶段将从在银行间市场上发行同业存单入手,待条件成熟时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的市场化定价范围,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人民币自由兑换试点开启意义重大

    与利率市场化相呼应,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亦是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中备受关注的内容。就在不久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成为上海自贸区内最受瞩目的金融改革之一。

    此前,我国已于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自由兑换,之后监管层通过不断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扩大QFII、QDII和RQFII额度、择机推出国际版、扩大居民个人用汇自主权等举措,有序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关工作。

    “可以预见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的影响,未来将不仅仅局限在自贸区范围内,该试点的实施必然会给我国相关金融改革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资本管制的有效性下降,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已成为共识。由于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可以助推人民币的国际化,因此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已成为未来几年我国金融领域可预见到的重要改革,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指向。

    打破垄断民间资本有望更好进入银行业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国家层面提出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还是一些民营企业纷纷申请筹办民营银行,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强烈呼唤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方面,将有重大突破。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就曾表示,允许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相关制度安排,防范道德风险,防止风险外溢。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资本比例。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对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金融专家认为,金融市场化,一方面需要有相关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亦需要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对于打破金融领域的市场垄断、完善市场环境,其作用不言而喻。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已是大势所趋。这将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多元化,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激发金融机构市场活力,最终有利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

 
 
 相关链接
· 外汇局: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净资产17453亿美元
· 第十八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9月25-26日在京举行
·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修订并征求意见
· 银监会修订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征求意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