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0月26日电(记者杨玉华、吴晶)“大家好!”“老师好!”——隔着一张电子显示屏,安徽省繁昌县新港镇克山教学点的三年级学生们用娴熟的英语积极响应着十几公里外的县实验小学英语教师孙述飞。
这是记者近日在安徽省繁昌县的农村教学点“在线课堂”看到的场面。克山教学点目前有71名学生,8名教师由于平均年龄超过50岁、知识结构老化,英语课一直很难开展。如今,借助网络和高清摄像头,两地师生宛如共处一室,利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抽象的英语单词变化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场景,吸引着孩子们兴奋地用英语跟读、抢答。
“农村教学点‘在线课堂’是教育部实施的全国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之一。”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对记者介绍说,教学点是我国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往往地理位置偏僻,师资力量薄弱,缺师少教现象突出。为此,教育部与财政部于2012年11月共同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计划利用一年时间,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如电脑、电视等,利用卫星传输、光纤宽带等信息技术,推送数字教育资源至各教学点,帮助农村学校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说,安徽省以教学应用为导向,创新开展了县城学校或乡镇中心校主讲课堂辐射教学点接收课堂的在线教学。目前已经在全省部分县区开始常态化教学。
距离繁昌县城约15公里的梅冲教学点地处山区,全校仅有一二年级共14个孩子,音乐课、美术课都没有专职老师。通过“在线课堂”,县实验小学教师金明每周为孩子们上一节音乐课,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识谱唱歌,而且掌握了节奏、律动,还学会创编和一些简单的打击乐。
雷朝滋指出,近年来,湖北、云南、贵州、甘肃等地的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都取得明显成效。在甘肃省陇南市永坪乡牌里教学点,过去只能开展复式教学的老师告别了“一间屋子一块板,一张桌前站一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开嘴说一天”,孩子们不仅有了音乐、美术课,还听上了国家特级教师的课。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5万个教学点完成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设备配备,其中超过2万多个教学点全面使用项目配备的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今年底,全国6.7万个教学点将全部实现设备到位。
“教育部将以设备到位、资源到位、应用到位为目标,加大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动态监测和督查考核,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真正发挥实效,促进实现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雷朝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