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海南:绿橙有了“身份证” 二维码一扫可“溯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05日 15时5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海口11月5日电(记者罗羽)“面对满枝头的绿橙,往年总有担忧,现在有了二维码,果农们不怕‘李鬼’了。”在海南省琼中县瑞果丰绿橙合作社,理事长符致飞刚刚跟公司签订购销协议,今年350亩“琼中绿橙”将收入几百万元。

    3年前,正当“琼中绿橙”声名越来越响的时候,一些外地果农借其名声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使“琼中绿橙”名气大受影响,许多收购商最后拒收。

    “你们的绿橙质量太差了,劣质果、杂果掺杂其中,消费者受骗,很多人不愿买了。”符致飞描述外地一些收购商曾经说的话,脸上仍流露出严峻的表情。

    “现在,3G系统远程控制,二维码打印标识,绿橙有了‘身份证’,扭转了鱼龙混杂的局面,行情明显转好。”行走在挂满绿橙的果园中,符致飞掩不住满心的喜悦。抽检,采摘,再抽检,信息录入、打印二维码,包装上市……他熟练地向记者展示“琼中绿橙”生产链的“科技”运用。

    记者用手机扫了一只绿橙的二维码,进入链接,立刻获得了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最佳食用时间、合格标准等信息。“有了这张‘身份证’,收购商和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符致飞说。

    然而,一张小小的二维码,背后却是“大工程”。据琼中县农技中心主任廖孝文介绍,确立“琼中绿橙”的身份,实际上要建立一套产品产地和质量状况的可追溯机制,以科技促发展,以质量谋生存。

    廖孝文说,琼中县依托海南省农业厅的指导,今年首次运用了3G系统,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实现质量检测管控,提升了“琼中绿橙”的品牌影响力。

    3G系统全程监控,最重要的是源头治理。县农技站工作人员经常定期不定期到各地果园抽查检测,并将各项信息录入3G系统,形成网面覆盖,做到实时监控,采摘期一旦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绿橙,将取消二维码标签认证资格。

    有了身份和质量双重保险的“琼中绿橙”迎来利好。今年市场收购价普遍上涨几毛钱,刚刚开摘,便与多家企业完成了购销协议的签订,全县预计产量2万多吨,已实现购销6500吨,产值3000多万元,入股农民将不断增加。

 
 
 相关链接
· 海南省长蒋定之主持召开六届省政府第12次常务会
· 蒋定之会见中石化高级副总裁 为海南发展作贡献
· 海南省今年16家企业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
· 海南多个城市出现轻度污染 大气远距离迁移是主因
· 海南:瓜菜生产"绿色"先行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海南首条“北菜南运”海运航线开通 每周一班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