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激励着大山深处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90万土家族、苗族等各民族儿女前赴后继为路奔忙。群众集资、企业捐资、财政补助等多种资金渠道汇聚在一起,就为修条进山的路。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土苗山乡道路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一张以高速公路、铁路为骨架,以国、省、县、乡道为干线,以通村、通组、连户公路为补充的恩施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高速发展的交通事业逐步满足了山里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需求,满足了恩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除纵横全境的209、318国道不断改造升级外,2009年,沪渝(上海至重庆)高速公路挺进恩施;2010年,途经恩施的宜万(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铁路通车;在建的宜巴(湖北宜昌至湖北巴东)高速、渝利(重庆至湖北利川)铁路2013年年底全线通车。在建的恩来(恩施至恩施州来凤县)高速、恩黔(恩施至重庆黔江)高速将于2014年年底通车。重庆黔江经恩施至湖南张家界、常德铁路和恩施州鹤峰县至来凤县、咸丰县至来凤县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工。
据恩施州交通部门公布的数据:到2013年初,全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910公里,88个乡镇全部通了水泥沥青路,2512个建制村通了公路,其中1800多个村通过实施“通畅工程”通了水泥沥青路,占建制村的73%。
目前,恩施交通发展正步入投资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社会效益好、群众受益多的时期,“县县通高速、县县通铁路、县县通国道、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即将实现。

这是2013年11月6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境内拍摄的恩来高路公路上高245米的忠建河特大桥桥墩。 新华社发(宋文 摄)

有“湖北天路”之称的通往湖北省恩施市新塘乡木栗园村的水泥路(2013年7月27日摄)。 新华社发(宋文 摄)

2013年11月6日,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板辽村的农民走在回家的路上。 新华社发(宋文 摄)

火车穿洞过桥,行进在宜万铁路湖北恩施段(2011年1月25日摄)。 新华社发(杨顺丕 摄)

在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农村,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山里孩子可以乘坐校车上下学(2013年4月15日摄)。 新华社发(宋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