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百余科技成果拍出2亿多元
新华社杭州11月20日电(记者张乐)174项科技成果、2.68亿元成交价。正在此间举行的2013浙江省技术成果拍卖交易暨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活动现场,来自科研院所的百余项科技成果受到企业界的追捧,竞价购买。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教师孙良没有想到,他和同事们研发的手扶乘坐式高性能插秧机,竟然在科技成果拍卖会上大受欢迎。“手扶机劳动强度大,人要在田里走;乘坐式使用者相对轻松,但价格比较高,所以我们考虑能否把这两种机器结合在一起。”孙良介绍,这种经过改良的设备可以让操作者坐在机器上工作,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降低了机器成本。
经过几轮的激烈竞拍,这项起拍价为75万元的农业科技新设备最终被一家企业以120万元的价格收入囊中。“我们在国内第一次看到这种产品,它特别适合在山丘地区开展小田机械化耕种,有助于我们公司的产业调整和升级。”顺利将这一实用技术收入囊中的浙江裕龙机电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王辉显得非常高兴。
事实上,这只是本次拍卖会成交的诸多科技成果中的一项。据介绍,本次科技成果拍卖会共推出科技成果179项,竞价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农业等领域,其中成交174项。
所有项目中,加价幅度最大的一项科研成果从50万元被拍到500万元,溢价10倍。而标王则是一项名为“透明导电氧化物技术”的科研成果,最终以780万元的高价成交。整场拍卖会总成交价达2.68亿元,是总起拍价的1.39倍。
通过科技成果拍卖的形式实现供求双方的对接,用市场来检验科研成果。这种方式既增加了选择性,又增加了透明度,得到了买卖双方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