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烈日暴雨下辛勤工作
——中国政府应急医疗队在菲台风灾区工作纪实
新华社菲律宾阿布约11月26日电(记者高飞 谭卫兵 黄朝晖)本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横扫菲律宾中部地区,目前已致5240人死亡、25615人受伤、1613人失踪。灾害发生后,中国政府除了向灾区民众提供现金和物资援助外,还主动提出向灾区派遣医疗队伍。
21日晚,由56名队员组成的中国政府应急医疗队从杭州萧山机场出发,于当晚11时许抵达距灾区较近的菲中部城市宿务。由于重灾区交通不便,医疗队22日从宿务出发,先海路后陆路,终在23日晚辗转抵达目的地莱特省阿布约市。在连夜搭建帐篷并安置随队物资后,医疗队不顾连日来的舟车劳顿,稍作休息后就从24日早上8时起在营地内接诊当地患者。
记者在医疗队营地现场看到,医疗队所在的空地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各类蚊虫滋生,不少队员的身上被叮出几十个包。此外,遭台风袭击的阿布约生活条件颇为艰苦,当地的电力、通讯和自来水供应中断,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恢复。
由于暂时无法进驻建筑物受损的本地医院,医疗队只能选择搭建帐篷和野外办公。白天在烈日的炙烤下,帐篷内的温度高达42摄氏度,帐篷外的鹅卵石在阳光照射下更是迅速升温。仅一天下来,很多医护人员的皮肤就被灼伤。当地23日和24日晚间连续降下大暴雨,雨水灌入队员们栖身的大帐篷里,再加上蚊虫叮咬,队员们根本无法充分休息。
由于灾区医疗服务奇缺,中国政府应急医疗队的到来受到当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大量灾民来到医疗队驻地,有些人专门乘坐两个多小时的船从外岛赶来。面对如此之多的就诊患者,医护人员们放弃午休,顾不上吃饭,顶着烈日不辞辛劳地为灾民提供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皮肤科等多类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服务。
医疗队队长叶真告诉记者,24日开诊首日,医疗队就接诊183名当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215人次。25日,医疗队通过自行发电克服了灾区没有供电的困难,从而得以开展血常规和心电图等医学检查,并进行了4次外科小手术。
26日,医疗队终于进驻阿布约医院,从而结束了长达两天的野战医院状态。三天来,医疗队共为当地患者提供门急诊服务459人次。医疗队副队长蔡文伟告诉记者,入驻医院后,医疗队能够把大量自带设备投入使用,提供的医疗服务相当于国内二级医院水平。
当地患者库雷说,听到中国医疗队提供免费服务的消息后,她特地从邻镇搭车来到阿布约。“我们非常需要医生,中国医疗队来到这里很及时。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大帮助,特别是不少本地灾民没钱看病,而中国医疗队可以给我们提供免费检查和药物,这对生活艰难的灾民来说好处很大”。
阿布约医院行政部主任柏萨思说,台风来袭后,医院陷入了瘫痪。中国医疗队有大量专业医护人员,而且携带了不少医疗设备,不仅能够接诊大量患者,还能诊治较为复杂的病症,从而解决了当地的燃眉之急。
中国驻菲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吴政平表示,中国政府应急医疗队克服困难来到灾区,为当地灾民提供医疗服务,这是传播中国人民对菲律宾人民友谊的一件典型事例。这既是一次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也是我国医疗外交的一个良好案例,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