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 赵博)由全国台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市台联共同主办的“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暨图片展”1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两岸专家学者及在京台胞60余人参加。
与会学者指出,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于1943年12月1日的《开罗宣言》是近代以来第一份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日本侵占台湾属非法且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法文件。1945年7月26日发表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书》昭告世界“承担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由此可见,《开罗宣言》为日本所接受,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发言说,台湾从被日本强占到回归祖国的历史,见证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铁的事实。岛内“台独”势力特别是极少数政治人物,竭力鼓吹否定《开罗宣言》的法律效力,以期去除“台湾独立”的国际法障碍,纯属徒劳。今天我们重温《开罗宣言》的精神,就是为了从中汲取经验、获得启迪。
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教授李理认为,《开罗宣言》还是钓鱼岛主权归属的最好法律证明。根据《开罗宣言》,日本于1895年甲午战争末期非法窃取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理应无条件归还中国。
同期开幕的图片展共有60余幅历史珍贵图片和3件历史文物原件及视频资料,再现了《开罗宣言》发表前后,台湾从被强占到奋起反抗,最终回归祖国的全过程。部分珍贵史料由台湾文史工作室研究员徐宗懋搜集提供。图片展将持续至本月8日。

《开罗宣言》是中日之间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法律基础
开罗会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会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鼓舞,对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中日之间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法律基础。在《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接受中国驻埃媒体联合采访时如是说。详细内容>>>>
专家认为国际社会应加深对《开罗宣言》等的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慧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开罗宣言》等国际法文件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遭到来自日本方面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应加深对《开罗宣言》等国际协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使文件的条款得到遵守。详细内容>>>>
历经70年风雨《开罗宣言》国际地位不容动摇
1943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之际,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首都签署了《开罗宣言》,确立了二战后亚太地区的政治秩序。这份举世公认的重要国际法文件,其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历经70年国际风云变幻而不减,至今仍在启迪现实,昭示未来。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