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两位接待办主任谈新规新变化:基层接待“松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08日 20时4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8日电(记者 张丽娜)和全国各地的接待部门负责人一样,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接待办主任郭才对“迎来送往”之苦体会深刻。 

他说,往年旅游旺季,自己都得不停地到处“赶场”,频繁地安排接待仪式,一拨客人未走又来了一拨,有时候忙得太晚只好夜宿旅游景点。

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新规对减轻基层繁重的接待任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让不少身处接待一线的人员有了明显“松绑”的感觉。

在接待部门工作7年的郭才有很多细微的感受。几乎没有烤全羊、敬酒、警车开道、打横幅等迎接仪式了,有时候打个电话就能安顿好吃饭住宿的事情。中午的工作餐都不上酒,一般半个小时内就吃好结束。留宿的客人也越来越少,不少人只要当天结束工作便飞走,接待程序大大简化。

不仅如此,接待频次也大大降低。就算是在旅游旺季,一天的客人也最多两三批次,接待经费也随之减少,当地今年的接待经费比去年减少了30%。

“建章立制是解决接待浪费的治本之策,上面有了细致的明文规定,这让基层接待更有可操作性。”郭才说,从浓烈的热情接待突然来了个大降温,最初肯定会让“客人们”不太好接受,但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大家渐渐都会“习惯成自然”。

说起新规的实际操作,郭才有一点儿困惑:中国人向来热情好客,尤其少数民族地区的接待习俗历来浓厚,如何既能遵循中央的各项接待规定,还能保证符合地区实际,这确实不太容易做得那么完美,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进一步摸索实践,力争做到财力上不浪费经费,感情上又不怠慢客人。

一家国企分公司接待办主任王先生也对接待之苦感同身受。他说:旅游季节是接待任务最重的时候,一个科级干部同时接待几位厅局级领导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今年夏天这样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在没有新规等“杀手锏”之前,有的管理者习惯了大手大脚。比如,本来是某个部门承办的全国性会议,作为承办方的企业领导在酒桌上一高兴拍脑袋决定:这个活动全部经费咱都包了,就这么一句话可能就得花出去几百万。现在可是没那“魄力”了!

过去,处理超标接待最多是“罚酒三杯”批评说教,现在有了法律法规约束,地方上“出手”都会谨慎很多,很少有人敢顶风作案。

新规是否就能确保没人搞变通呢?王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说实在的,有几个基层干部愿意每天觥筹交错,喝得东倒西歪,连家庭都照顾不上?不过,接待产生“生产力”啊。于私,不掏自家一分钱就能黏糊上和对方的感情,将来自己办事也方便。于公,项目拨款、政策倾斜等都要靠接待来解决。尤其在贫困地区,热情的接待可能就是拉近感情最好的方式。平时想见都难见的上级部门的人下来调研,莫非就靠薄酒素菜招待一番?暗地里总想找办法补上。

“若要让公务接待变得纯粹,还需要一步步出台很多配套的改革措施,否则人们就会挖空心思去规避新规。”这位接待办主任坦言。

 
 
 相关链接
· 全国大部天气晴好 弱冷空气影响内蒙华北东北
· 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调研内蒙卫生计生工作
· 粮食局副局长卢景波赴辽宁内蒙检查秋粮收购工作
· 国电华北公司与内蒙明华集团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
· 西南地区东部多阴雨天气 冷空气影响内蒙东北地区
· 内蒙东北华北等地降温明显 中东部大部将有降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